浅谈“芦墟山歌”中的激励性评价策略(一)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芦墟山歌"是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艺术,韵律委婉动听,清新优美,韵味浓郁。它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艺术素养创造出来的,它运用自成系统的方言,有着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打从它第一天流传起,就陪伴着大家,蕴育着我们,是我们共同的摇篮。 如今,为了让孩子们的音乐学习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根基,同时,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被流失,我园已将"芦墟山歌"融入了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在探索的初期,老师们对于山歌的"教"都做的很认真, 然而对于山歌的评价却做的还很不够。《纲要》中也提出了"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主要依据"的精神。细思自己以往的做法,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角,幼儿就在下面听教师的"演讲",而"演讲"的内容,不外乎"某某小朋友已经会唱山歌了"、"某某小朋友的山歌唱的很好听"等等,评价的内容确实缺乏创意,也就无怪乎小朋友们在下面窃窃私语、不耐烦地东张西望,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了。这样的评价真是不尽人意,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就应该摈弃"传统"的做法,而从多方面入手。
以下是我曾遇到过的事例:

1、"老师,我也会唱山歌了"

文文是我们班最沉默的一个孩子,她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也不喜欢多和同伴讲话,每次音乐活动中,在小朋友们活跃的身影中,总是缺她一个,而每次请小朋友来表演节目,请到她时总会遭到拒绝,小朋友们都说文文很没劲、唱歌都不会。但,自从开始教山歌后我发现文文有些变了,上课时表现有活力了,能认真地学唱山歌了,更可喜的是她敢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演山歌了,虽然偶尔会走调,但已经能把整首歌唱完了。小朋友们都说文文的歌唱的没有颖颖的好听,可我却不这么认为!

2、"老师,我想有个宝宝"

有一次音乐活动,我教小朋友们唱山歌《外婆桥》,"乖囡囡来好宝宝,眼睛小来要悃觉,妈妈坐勒摇篮边,一摇摇到外婆桥……"我刚唱起这首山歌,我就发现小朋友们似乎都陶醉了,他们摇着小脑袋跟着节奏一起动了起来,突然,"调皮大王"迮迮猛地站了起来,"老师,我想有个宝宝。"别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了起来。"为什么?"我惊奇地问道。"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