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德:84岁的他被称作“蜀天琴王”,著名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的第四代传人,从事古琴艺术已近70年,是国宝级的古琴大师。
马妮:4岁,幼儿园小班学生,是“琴王”的关门弟子。
在中国传统的才艺教育中,代代相传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拜师傅—学成出师—带徒弟”,代代循环。这样的文化传递和教育链条里,一个师傅可能会有大量徒弟,能真正得到真传的少之又少。王华德也在这样的链条中“修炼”而成,现在,链条在他身上伸延。
琴王:学艺要苦得
84岁的王华德这样归纳自己的一生:“苦难的童年,打烂仗的青年,成熟的中年,幸福的晚年。”“打烂仗”是老成都人的用语,形容底层社会的人为谋生东奔西跑颠沛流离的生活。
王华德少年学艺。8岁时,他偶然听到一位道人弹琴,第一次领略到古琴难以形容的超然幽渺之美。14岁的时候,他认识了开戏班子的第一位师傅,正式开始学艺生涯。“学3年帮1年,我读了7年私塾,师傅就叫我写戏牌、端茶收钱。”几年时间,王华德学会了琵琶演奏。1946年,生活稍稍安顿后,24岁的王华德拜著名古琴家易上达为师,开始与古琴的不解之缘。
一生之中,王华德到处拜师学艺,先后师从易上达、龙琴舫、侯卓吾、张孔山、俞绍泽等古琴大家。小有琴艺的他在北京结识了著名古琴大师查阜西,被收做徒弟,被传授了更高的琴艺。
能做这些古琴大师的徒弟,是王华德坚持、不怕艰苦的精神和好的艺德打动了他们。王华德曾每次徒步半天时间,去查阜西家学艺;还曾在数九天气,将双手插进冰雪,练手指灵活性。“学艺要苦得,除了悟性要高,还要坚持。”这就是王华德的学艺经验。
小编有感:王华德8岁的时候才对古琴有兴趣,14岁开始接触乐器演奏,24岁才开始专业学习古琴演奏。而现在的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学才艺要越早越好,越专业越好。其实科学的早教理念推崇早培养孩子兴趣,晚进行专业学习。因为,培养孩子的过程是漫长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利于科学的早期开发。
琴王:学艺要有德
从自己学艺的历位师傅身上,王华德得到,传递传统文化,教授的徒弟一定要品德好。“德艺双馨,先有德,后有艺。”收马妮做徒弟,王老是经过调查了的,马妮父母品德都好,还是扬琴艺术家江维芳的侄女。王老说:“学艺除了靠悟性,还要有德,父母也要有德。”王华德先对马妮进行启蒙,培养兴趣,传递传统古琴文化;然后再开始教授手艺。
王华德是一位德艺双馨、豁达开朗的老人,他评价自己的各位师傅说,大师们的艺德、品格和为人处世的雍容大气,令他获益匪浅。中国传统的“师徒”学艺方式中,我们往往能感受到,师傅不仅能将“本事”传递给徒弟,还能影响徒弟为人处世、品格的形成。这方面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唐僧和3个徒弟,唐僧的言传身教,让3个生性叛逆的徒弟最终成佛。
王华德如今有100多名徒弟,但是良莠不齐,对品德不好的徒弟,豁达幽默的王老也是送诗一首:“字都认不到,一天到处跑。随时向人夸,我是古琴家……”现在有许多社会才艺培训班,王华德对其中一些误人子弟的也有诗戏言:“快把钱交来,老师好安排。钱要多交点,给你弄巴适……”王华德说,学艺德为先,才能真正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编有感: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把礼放在首位,就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现在有些家长过于重视对幼儿的智力、特长培养,而往往忽视健全的人格培养,这是需要注意的。(记者 戈峻)
新闻链接
传承艺术 都喜欢收小徒
11月5日,巴蜀笑星沈伐和刘德一收了两名小徒弟,分别是6岁的刘维龙和6岁的魏靖坤。
沈伐说:“谐剧这么多年,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我收的徒弟刘维龙大方、机灵,有可塑性,希望培养出一个第四代谐剧演员。”
刘德一6岁的徒弟深得师父的喜欢,“我的这个徒弟魏靖坤他父母有让他拜我为师的想法,我见他机灵,跳舞也跳得好,特别喜欢就答应了。”刘德一告诉记者,平常孩子都回学校上课,“保证正常学习,这非常重要。6岁的孩子,人生路还长,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就看他自己以后自己怎么选择了,别人是不能代替他做选择的。”(记者 王琳 戈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