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械制造业 "后娘孩子"要失宠?

  此“蔑视”包含了外国人的两种态度:(一)中国人以仿为荣;(二)中国人轻视外国人的知识产权

也许是对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信心。近期在网博客的一篇文章《说“抄”》(作者:客)里,作者提出中国测绘模仿非常强,同时直接地批评了中国人此方面能力之强、自主研发能力之弱,以致于在国外的培训课上被老外批评,而网友对该文的评论却肯定了模仿的积极意义,并且希望模仿是“有进步”的模仿。

据客的解释,“测绘”系印机领域模仿的专用术语,定义是:用一些仪器精确地量出各种零件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关系,然后加工零件,重新组装。“测绘”与“抄”有所不同。“抄”是直接的将国外的设备弄过来放到自己的机器上,这与时下网络媒体非常时兴的转载之“拷贝”“粘贴”异曲同工,而“测绘”则必须重新制造,它的巧妙之处在于图纸是自己画的,虽然没有技术独创的份,不过老外即便知道了也不能轻易的告“测绘者”。

目前中国印机制造的测绘模仿,除了有其积极意义外,还有因为不重视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网友对于其积极意义的热评

网友评论一:“学习美术和书法时一般都要临摹很长时间,拥有自己的风格是需要一段时间积累的。就算被蔑视那又如何!即使最初是个‘乞丐’,可有一天你成为‘英雄’,谁还会记得你曾经是个‘乞丐’呢?”

网友评论二:“创新不假,但一穷二白,谈何创新?仿造是最好的积累过程。20世纪以前,德国靠自身的积累称雄世界;20世纪前50年,美国人靠模仿德国,打赢了世界大战;20世纪后50年,日本人靠模仿美国,从而敛财全球;21世纪都6年了,中国呢?”

模仿的积极意义无须多言,这是显然的。

(二)因为不重视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但目前中国印机制造业水平之落后却远非以模仿的种种好处就可以将之抹去的,为此《说“抄”》里即有浅尝辄止的分析:“国际上新推出个什么新的设备,就有中国人进行测绘仿造,所以老外总象防什么似的防着中国人。一位朋友亲身经历的事情,在欧洲的一次培训上,老外侃侃而谈,话中说到他们推出的新产品总被中国人仿造,说着发现席间有一位中国人,还很不好意思礼貌地说声‘对不起’,礼貌与优雅的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蔑视,让这位中国朋友倍感尴尬。”

此“蔑视”包含了外国人的两种态度:(一)中国人以仿为荣,其程度已经到了让外国人鄙视的地步;(二)中国人轻视外国人的知识产权。后者是本文所要分析的。“模仿”引发出的某些痼疾却透露出中国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笔者在CHINAPRINT2005期间曾经写过一篇《打开天窗说暗话——微妙问题透出知识产权保护缺陷》的文章,通过采访科精诚网印公司的马经理的素材,窥析了中国印机业“非法模仿”的现象。网印设备技术上以美国、日本、意大利为先进,深圳的科精诚网印公司自成立起即重视研发,现在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的网印制造商的“仿造”之阶段。因为品牌影响力渐显,科精诚亦成了被仿造之对象。“模仿者一般是在元器件里下了手脚,如有的标准元件和加工件,科精诚采用的是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模仿的企业采用是国产设备,这样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在销售时,非法模仿者打着“我们采用的是科精诚的技术”的旗号进行销售。因此,科精诚在CHINAPRINT2005期间并无展会新品,而是常规产品,马经理透露这甚至已经成为网印制造商参展的潜规则……不仅老外防着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要防着中国人!?

自主研发避免了支付高昂的技术引进成本,避免了有意无意间侵犯知识产权等将会面临的潜在的诉讼危险。

“这不是我的‘孩子’,说句心理话,我最多做3年。”一位商人,引进了某拥有CN刊号的杂志的广东省的印刷、发行权后,正在株兵砺马,处于起步阶段时,他即向笔者宣布了对该杂志的“命运判断”,看来抱养的孩子要获得“后娘”的疼爱,是极为罕见的个例,只有自己生下个孩子,才会疼爱有加,盼其“考上清华北大、甚至出国”。《说“抄”》作者的价值取向是明显的:“这难道是发展民族印机工业的必由之路吗?我们中国人差在哪里了”。海尔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引到独立创新,用了不到20多年的时间即占领国内市场且走向世界,便是自主研发的强大生命力最有力的说明。同时自主研发还避免了支付高昂的技术引进成本,避免了有意无意间侵犯知识产权等将会面临的潜在的诉讼危险。

从“抱养孩子”到“自家生孩子”,在印刷业里并不缺乏个案。(1)自从1998年,北京高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高术”)真正涉足印刷业和报业以后,经历了从代理商到集“代理、合作开发、自主研发”于一体的高端印艺设备和相关软件的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2)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泛信北方技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泛信”),以印刷业为核心,集进出口贸易、工业产品、工业技术为一体。有意思的是,如果将“北京”、“北方”“有限责任公司”这三个代表属地及组织机构性质的字眼去掉,余下的关键词便是“技工贸”。“技”字当头,实则是“品牌当头”的宣战或者宣言!虽然在实际的发展道路上,泛信经历了“贸-工-技”的道路,表面上背离了泛信的初衷,实际上:它为泛信积累了资金,摸清了市场规律,最后,泛信转型为一间制造商,实现了“软着陆”。

模仿不是错,而且必定有其积极意义(如上文所分析)。但是国内的印机产品在设计理念、结构创新、产品性能、工艺加工、材质选用、组装件及外购件、甚至印刷设备器材标准的制定上,都无法回避与国外相关印机产品的正面竞争问题——如何缩短差距?如果中国的印机制造业不重视以上的问题,那么只能在中低档产品的市场上停滞不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质化的产品都面临着难以开拓市场的命运;同质化的中小型的企业则面临着被兼并、重组甚至被淘汰的命运。

目前,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印机的开发还没真正掌握技术诀窍。设计基本上还停留在运动学设计范畴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的顾问鲁兵先生在《对印机制造业发展的看法》一文里从企业的机型、设计、印机标准、印机战略重组与整合、人才等方面,对中国印机制造业不足的分析是深刻的,且看:(1)就国产印机制造产品的机型而言,存在“仿制产品多,自主开发的少,中小型产品多,大型现代智能化的产品少,单一基本型主机产品多,相应前后配套产品少”的不足,如果与先进的工业国家比,处于中档水平。(2)印机产品设计力量薄弱、研发力量不足、投入很低。中国研究开发投入总的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而在印机行业有的广告投入还要多于研发投入,设计人员不仅去国外考察观摩少甚至在同行间的交流也采取封锁的态度。(3)我国印刷胶印机国家标准(GB3264)还是八十年代制订的迄今未作根本性的修订。造成我国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套印精度及装配质量和产品运行的稳定性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这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及企业产品升级更新换代。(4)大部分印刷装备业整体资源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这会造成资源浪费,同种型号规格在各地重复生产即为例证。(5)印刷机械行业的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流失严重,由于我国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使中国工业制造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人民币。

北京印刷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蔡吉飞则在其对德鲁巴2004年的观察文章《惟有强强联合》一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印机业与国外印业的差距,包括:(1)关键技术仍未过关,国产印刷机的平均水平仅能满足中等印刷产品的印刷要求;(2)印刷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表现在实践与理论脱节,理论认识亦停留在表面;(3)由于国内印机制造以仿制及经验设计为主,因此经验设计占据印机设计的主导地位;(4)国内的协作厂家仅从自己角度出发去认识印刷机,未能把它当成印刷机一部分加以研究。

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周国煜在《零缺点的质量管理国产印机走向世界的决窍》一文中认为,国内的印机发展经历了从测绘仿制、技术引进、自主开发三个阶段,自主开发基本属于老产品的延续及发展,较少以开发新机种为主。因此我国印机的开发还没真正掌握技术诀窍。设计基本上还停留在运动学设计范畴,

细读印工协的中期目标中印工协对以上28字方针解释,便会发现这里无一不流露出协会对于自主技术水平提升的渴望

从长期目标而言,2006年初,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印工协”)针对印刷业目前行业现状和出现的新的产业格局,确立了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28字技术发展方针:“印刷设备重点提高多色高速胶印机的质量和可靠性;发展柔性版及凹版印刷机品种;实现印后设备多样、自动化,积极开发数字、网络化和直接制版先进设备”。从中期目标(到2010年)而言,印工协对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基本上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目标。

如果我们细读印工协的中期目标,便会发现无一不流露出协会对于自主技术水平提升的渴望。比如对“印刷多色、高效化”的解释是“将大力发展一次印刷过程即可印出多色印品的工艺和高效设备,在满足印品质量和环保要求的前一提下,不断提高效率和质量。”而对“印后多样、自动化”的解释则是“印刷后序加工,采用多种工艺和多种设备来完成。并广泛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工艺和设备,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