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66页的内容,它是在学习完0-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10的认识”是小学生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从十进制计数法来看,十个一是10,十个十是100,十个百是1000等,都用到了10的概念,从加减法计算来看,满十进一,退一当十,都用到了10的组成,是今后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学前测试,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10的基数、序数概念掌握很好,能进行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排序,而且有前面1-9各数的认识方法,对于10的组成与分解学生也不感到困难,反而是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比较困难,而且对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

附:前测试题

1、数一数,填数。

○○○ ◎◎◎◎◎◎◎◎◎◎ $$$$$ ¥¥¥¥¥¥¥¥¥

() () () ()

2、按顺序填数。

0、()、2、3、()、(0、6、7、()、9、()

3、比一比。

7○8 9○10 10○8 10○0

4、填空:

8 () 10 5 () 4 () 10

10 () 7 10 10 1 ()

9个一是(),8是由()个一组成的。

10个一是(),1个十是()

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三)教学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的制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重视双基的落实,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后续知识的渗透。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认知目标:在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对10进位值制的概念获得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10的组成。

2、十进位值制的概念渗透。

难点:初步理解十进位值制的概念。

二、教法、学法分析: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重点,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理解十进位值制的含义,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3、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计数器、 小棒10根。

学具: 每人准备小棒10根。

四、教学流程:

整节课以智慧爷爷带数宝宝出游为引线,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

(一)情景导入 ,引出“10”:

星期天,智慧爷爷带着0-9这些数宝宝到郊外秋游,这时候,智慧爷爷说:“孩子们,今天让你们中间最大的一个数当队长,好吗?”宝宝们马上欢呼起来。同学们你们猜猜是谁当了队长?“9”当了队长就看不起其他的数宝宝了,它神气地对1和0说:“你们俩呀!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我才不愿意和你们一起玩呢。”1和0听了很伤心,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快来帮帮1和0吧!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复习旧知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 观察、操作,认识“10”:(让学生掌握10可以表示数量、序数,以及10以内数的数序和大小)

1、出示书上主题图(投影)。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初步认识10。(数10)

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0” ,并提问 :为什么你们说的事物不同,却都可以用10表示?(说10)

3、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10.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10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

4、出示刻度尺。

①说一说小花的后面是几?

②从左数第10个数是几?

③让学生从0-9中任选一个数与10比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并强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数意义以及10以内数的大小。】

(三) 演示、思考,探究10。(让学生初步理解10进位值制的概念)

1、摆一摆。让学生拿出学具,摆小棒,教师边巡视边提问:你摆的是几个一,是几?当摆到9根时,问学生:再添上1个一是几个一? 是几? 师演示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告知:这是1个十。让学生跟随教师演示,从而在直观上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

【设计意图:以上是直接感知部分,采用直观演示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快中感知,然后让他们在操作中感知10的“形象”,强化感知效果。并渗透10个一就是1个十。】

2、出示计数器。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9个珠子,问学生:现在是几个一?是几?再拨上一个,是几个一?是几?教师问学生:我们能不能也将10个一变成1个十呢?怎么变?变好后放到哪?教师揭示十位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让学生从直观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到抽象理解满十进一的十进制概念,并揭示出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以及两位数的概念。】

3、让学生写10.提问:为什么要这么写?10中的1与1的意义相同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数字相同,但因所在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10进位值制的概念。】

(四) 学习迁移,掌握10的组成

1、教师提出要求:把10根小棒摆成两份,看谁摆得快,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摆法。(2分钟内完成)

2、让学生汇报后问:你能从中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3、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和以前知识及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自主的掌握了10的组成。】

(五)分层次练习:

1、第一层次:基本练习

①按顺序填数:

0

2
5

9

10
9
6

1

②比大小:9○10 8○7 10○1

③分一分: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 2 () 3 () 4 () 5 () 6 () 7 () 8 ()9 ()

【设计意图:这层次的练习为学困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获得课堂成功的喜悦,达到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的课堂,既帮助所有学生巩固了知识又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理念。】

2、第二层次:提高练习

①:填 空:10个一是( ),1个十是( )

1表示1个( ),10中的1表示1个( )

②:分一分: 10 10

() () () () ()

【设计意图:这层次的练习充分考虑了学生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既考虑了学生知识的反馈,又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

3、第三层次:拓展练习

智慧爷爷的智慧果中藏着奥秘,你能解决么?看谁能摘下智慧果。

(说出与老师手中数字合起来是10的数字。或者从10里减去老师手中的数,得多少?)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了10的组成,又为下节课学习“10的加减法”作好了铺垫,做到了“课虽结束,余趣尤存”。把学生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也为后面学习埋下伏笔。】

(六)课后小结。

一节课下来,你对10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同时在总结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0个一 ====== 1个十

十 个

位 位

十 一

1 0

1

六、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预测学生可能得到以下几点发展:

知识方面:

1、能理解10的基数涵义、序数涵义、能运用10的组成解决遇到的计算问题。

2、可以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部分学生能初步理解满十进一,1个十也是10个一。

能力方面:

1、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帮助自己理解知识。

2、部分学生能进行课堂探究的归纳,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情感方面:

1、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2、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能体会到探究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