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课

课题:准备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认数情况,渗透分类思想.

2.做好学习数学的准备工作,如:听讲要求、读、写姿势等.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教学重点

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数能力和认数情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和生活了,我就是你们的大朋友, 我们要一起学习有趣的数学,要学好数学,首先就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勤动脑,勤动口,学会举手发言,下面我们就来看谁做得最好.

问:你知道数学要学习什么吗?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会对数学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大屏幕.

二、 观察主题图(出示图片“主题图”) 下载

1.引导学生说图意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景物?

请你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

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

问:图的左上方有什么?左下方呢?

生:有两个同学在给老师行礼.

师:你们看,这两个同学多有礼貌啊!入了少先队的同学见到老师要行队礼,没有入队的同学要行鞠躬礼,你们见到老师要行什么礼呢?

生:鞠躬礼.

问:图的右上方画的是什么?

生:三个同学在踢球.

师:如果其中一个同学摔倒了,你见到了会怎么做?

问:右图的中间画的是什么?下面呢?

生:有两个同学在浇花.

问:你怎么爱学校呢?

学生发言.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按顺序叙述图意.

2.了解学生数数能力

问:数量是1的有什么?数量是2的、3的呢?

小鸟有几只?松树呢?……

学生出声数数后回答.

三、 学习分类

1.出示图片“分类(一)” 下载

问:图上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认为可以把那些物体分成一类?

老师板书,把大球和小球圈起来.

师:同类物体可以分成一类,下面再请你们看一幅图.

2.出示图片“分类(二)” 下载

问:你会给它们分类吗?

学生试做,然后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四、 了解学生认数情况.

师:同学们会数数,也会分类了,下面我们结合图来认读几个数好不好?(出示图片“认数”) 下载

师手指第1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几只?用几来表示?

学生回答.

问:谁来说下面的图?

学生看图叙述.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读这些数吗?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10,学生认读.

连续认:1、2、3、…… 10

跳着认:2、4、6、…… 10

倒着认:10、9、8、…… 1

随意认:7、3、8、……

五、 巩固练习

1.数数

师:请你任选教室里的事物,数出它的数量,看谁数的又对又快.

2.分类

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3.写字准备练习

首先认识田字格,然后指导学生执笔、坐姿,最后练习书写.

六、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巩固分类.

1.课上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学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还有老师和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2.然后问,看到的这些人和物,哪些属于同类?

七、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数学概念,并体会到“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概念是从比较中产生的.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比”的结果,渗透相对思想.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概念.

教学难点

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会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吗?一只小兔拔不动,它们就团结起来一起拔.你们看,它们一起拔得多起劲呀!(出示动画“同样多”)

师:不一会儿,小兔子们就拔了好几个萝卜.(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师:兔子和萝卜的数量相比较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

建立“同样多”的概念

1.认识同样多

师:我们先来数一数,兔子有几只.(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生:有4只兔子.

师:你知道兔子和萝卜谁的数量多吗?

学生凭直观感觉或数出来.

师:如果用摆的方法,怎样摆就能看出结果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萝卜和兔子一一对齐.

(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问:兔子和萝卜怎么样?

(继续演示动画“同样多”)

师:一只兔子对着一个萝卜,一只兔子对着一个萝卜……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萝卜,我们就说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问:你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什么是同样多吗?

学生叙述.

2.摆一摆

(1)先摆两个圆,再摆和圆同样多的正方形.怎么摆能让人一眼看出正方形和圆同样多.

学生试着摆一摆.

(2)两人一组摆圆片,一人摆4个红圆,另一人摆和他同样多的绿圆.

学生摆后互相说一说摆的结果.

3.游戏

(1)选安全小卫士.

师:老师要选几位安全小卫士到前面来,每位小卫士要戴一顶小黄帽,谁愿意来?

老师指名,学生到前面来.

(小黄帽发完后)师:还有谁愿意来?

师:你们为什么不举手了?

生:您那里没有小黄帽了.

师:小黄帽和小卫士的数量要怎么样? (一一对应)

(2)拔河比赛安排队员.

老师请5名同学站在左边为A队,请4名同学站右边为B队.

学生会说:“不公平.”

问:为什么不公平?

生:两队人数应该同样多.

师:对!同样多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多,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什么地方是同样多吗?

学生举例.

建立“多些、少些”的概念.

师:生活中存在着“同样多”,但也有不同样多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比较数量多少的另一种情况.

1.认识“多些、少些”

(1)出示实物图:2只小鸡、1只小鸭.

师:鸡多还是鸭多?看谁最聪明,用什么办法,一看就知道.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摆.

问:谁多?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的方法,小鸡有多余的,小鸭没有多余的,就是小鸡多些,小鸭少些,我们就说小鸡比小鸭多.

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这幅图?

(2)出示右图:2个苹果、3个桃.

问:用什么方法比一比苹果和桃的个数?

学生摆.

问:谁多?为什么?

生: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苹果没有多余的,桃有多余的,就是苹果少些,桃多些,我们就说苹果比桃少.

问:苹果比桃少,反过来怎么说呢?桃比苹果().

左图是小鸡比小鸭多,反过来怎么说?

2.摆一摆

讲清题目要求,学生摆.

(1)摆三角形,要比3个圆多1个.

(2)摆三角形,要比4个圆少2个.

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2题、3题.

订正第3题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两人合作摆一摆.

一人认摆几个红圆片,另一人摆出和他同样多的绿圆片,然后两人交换,再摆多些、少些的题目.

3.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多些 少些”):3个西红柿、3个茄子、5个萝卜、4个柿子椒. 下载

问: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比较两种事物的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如果板书设计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它们的数量同样多;如果没有都对上,就是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多,或者是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少.

典型例题一

例1.把同类的用线圈起来.

分析:公鸡、母鸡、小鸡虽然不同,但都是鸡,是同一类的,而书包、气球与鸡是不同类的,所以,把三只鸡圈起来.

☆例2.怎样使两个盒里的球一样多?

解:方法一:从左盒中拿去4个.

方法二:从左盒中拿去5个,再在右盒中拿去1个.

方法三:从左盒中拿去3个,再放1个在右盒中.

方法四:从左盒中拿去2个,再放2个在右盒中.

☆☆例3.给下面的图形分类:

分析与参考答案:

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一般也不同.可以有以下的分类法:

(l)分成圆形和不是圆形两类;

(2)分成三角形和不是三角形两类;

(3)分成正方形和不是正方形两类;

(4)分成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类;

(5)分成黑色的、灰色的和白色的三类.

说明:分类的方法很多,只要同学们能够用一种标准分类,使得类与类之间没有包含,也没有遗漏,分类就应该算正确.

典型例题二

例1.把同类的物体圈起来:

分析:题目要求把同类物体圈起来.首先应该判断这几种物体哪些具有相同的特点.图中苹果、香蕉、梨子都是水果,黄瓜、白菜是蔬菜;而鸭子既不是水果,也不是蔬菜.因此,把水果类和蔬菜类分别圈在两个圈里.

分析:这道题的错误在于回答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这个问题时,一定要说成“大数比小数多”、“小数比大数少”.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少,○多,△比○少.改正:△少,○多,△比○少.

选题角度: 针对分类、同样多、多些少些等知识分别补充了一些例题,讲解了如何判断是否为同类、分类的标准可以不一样、如何比多少等一些内容。



探究活动
分类

活动目的

使学生能够按各种标准对家庭用品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此活动由家长配合学生在家完成.

2.整理衣服:可让孩子将衣服按爸爸的、妈妈的和自己的进行折叠整理;或按上衣、裤子和袜子进行折叠整理.

整理鞋子:可让孩子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放.或按鞋子的特征:房里穿的、出门穿的;女式的、男式的;大人的、小孩的;冬天穿的和不是冬天穿的等来排放.

整理玩具:可让孩子按玩具的材料(铁、塑料、橡胶等)来分,也可按颜色、大小、轻重、有声无声来分.

分餐具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的分类和数数能力,同时渗透一一对应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此活动由家长配合学生在家中完成.

2.吃饭前,请孩子给每位吃饭的人分发一份餐具(包括碗筷、勺子、碟子、餐巾纸).假设有一样餐具少了一件,还可让孩子比多少,说说哪个多,哪个少;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它们一样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