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二册单元分析(第五、六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分析:《认识人民币》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本单元是在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做好铺垫,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

(4)增加认识物品价格的教学。

(5)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人民币,会进行人民币的互换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互换和计算。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本单元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是:
1、有些人民币已经不太使用了,学生接触机会不多,在认识方面有一定困

难,没有真实的感受。

2、由于认字太少,学生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小认起来比较困难,例如:看到2,不知道是2角还是2元。

3、学生对于人民币的等值对换掌握起来不太容易,如:20元可以换()张5元等。

4、学生对于"和"和"或"两个字不太理解,弄不清到底是两个问题还是一个问题。如:书48页,做一做第1题的第3小题,一张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

5、学生对于用小数来表示的价格在直接进行计算是有一定困难。如:书本第54页第6题,学生计算困难较大。

6、单位的换算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3元8角=( )角,学生会把不同单位进行相加。

7、不同单位的相加学生有一定困难,如:5元4角+3元2角,特别是角相加后可以化成元更难理解。

改进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措施是:

1、教师尽量准备一套完整人民币,让学生有一定的接触机会,让学生有一

定的感性认识。

2、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对于壹、贰、伍、拾、圆、角等几个常用字进行一

定的认识,为学生顺利认识人民币打好基础。

3、多让学生用学具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换,并与家长沟通好,让家长在家

中用人民币让学生进行交换。

4、对于"和"和"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字面理解,让学生明白"和"是合起来,是一个问题,而"或"是并列关系,是两个没联系的问题。

5、对于小数表示的价格,让学生先用文字表述出来,再进行计算。

6、在单位换算时,让学生明白,先要明白不同单位不能相加减,要把不同的单位换成同一单位后才能相加减。

7、不同单位相加时,让学生先把相同单位想加减,再考虑不够减就退1元,满10角了要变成1元。

在教学中,1要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很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讲究练习形式。

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些练习形式具有游戏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还要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和其他客观条件,积极创设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就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练习,减少盲目性,讲究练习效果。

(3)多进行口头练习。

小学生书写有一定的困难,并且速度较慢。减少书面练习,多进行口头练习,可以增大练习容量,也减轻了学生的书写负担。同时,口头练习的形式多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除上述要注意的问题外,还应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多给参与机会,帮助他们尽快赶上自己的小伙伴,达到教学目标。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有已学过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需要解决两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如教学第72~73页例3、例4,先展现"作业评比"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业评比情况,吸引学生看图进入"评比"氛围,并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学生已经会解决的问题,如"小雪和小磊一共得多少朵红花?",请学生解答。对于提出的新问题如"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不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应用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成功,会产生较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本单元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是:
1、学生加上一个整十数或加一个一位数会弄错,会出现把整十数加到个位上,把一位数加到十位上。

2、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常把进1忘记加上,退位退好以后还是把他当成原来的数。

3、比多比少学生做起来简单,但是对于想法表达不清楚。

4、学生对于提问题这种开放性的解决问题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让学生把问题写出来更时难上加难。

5、学生计算错误率高,类型太多,学生容易搞在一起。

改进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措施是:

1、在做之前让学生先说说数的意义,让学生把数的意义和数位联系起来,这样避免学生不同数位上的数加起来。

2、训练学生说算理的能力,并把算理用标记标出来,如进1就在十位上标一个小数字1,退1的话就在十位上点上退位点。

3、在学生说想法的时候,让学生结合学具进行演示。

4、平时注意学生对提问题这种题型的训练,多让他们把提的问题用文字表达出来。

5、在教学时对于每种类型的计算题加强算理的教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