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是五下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九课时,第八课《极地的白天为什么这么长》解决了“地球是绕着太阳转动的,地轴始终保持一定的倾角而且倾斜的方向不变的”的认知问题。本课教材即以第八课中所学知识为基础,提出本课的探究主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 教材首先从“地球倾斜着转动会出现什么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模拟实验中观察到地球公转时,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变化现象,进而通过实验感知直射与斜射引起的温度变化,从而得出四季变化的成因。整节课中安排有两组学生实验:1、地球公转时,直射点变化的观察实验;2、阳光直射和斜射的比较实验。第一实验解决阳光直射点随着地球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个实验解决直射和斜射的强度问题,从而理解季节温差变化的原因,通过两个实验的整分析得出地球上四季的成因。二、学情分析
1、前几课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建立了很多基本概念:(1)、地球会自转;(2)、地球还绕着太阳公转;(3)、地轴是倾斜的,而且角度不变。这些概念为本课的学习打好了知识基础。 2、学生对地球上的四季现象是有丰富认知的。特别是四季中的气温变化的特点尤为了解。但是平时很少有同学会去关注四季的成因,缺乏这种对身边事物和现象原因的探究意识。即使根据自已的经验对四季的成因作出判断也是不完善的,甚至是不科学的。3、“直射”“斜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概念。要让学生认识因为地球是球形而导致阳光的斜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难点。
4、在进行地球公转实验时,对实验的操作要求的控制将影响着实验中阳光直射点的变化,如果实验中地球转动的轨道、和地球倾斜的角度不控制好,阳光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对学生来说,做好这个实验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有效的指导。 5、在进行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实验中,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观察到直射光斑小,斜射光斑大,但很难提升到光斑小强度大温度高,光斑大强度小温度低,这也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三、教学目标
1、尝试探究地球上四季的成因,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2、通过模拟实验观察阳光的直射点变化中,及所带来的气温变化的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模拟等探究能力。 3、通过有序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探究兴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模拟地球公转实验,对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的观察。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阳光直射和斜射,通过比较,形成对阳光强度因阳光照射角度而变化的认知,并结合对地球公转的观察提升对为四季成因的认识。五、教学设计意图
因为地球运动的理解对小学生来说的是非常抽象的。我们无法直观感知到地球在运动,教学将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探究主题,让学生在积极思维是中开展模拟实验,观察现象,提升思维。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展有序的实验活动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达成三维目标。
六、教学环节预设
教学准备:
1、每小组准备好地球仪、画有方格的球、手电筒等;
2、一些四季的图片、有关季节形成及24节气等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生
活
现
象
导
入
1、出示嘉兴地区的一些不同季节的图片。并分析嘉兴地区现在是什么季节 。
2、关于四季你还了解得到什么知识?
3、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地球上出现了四季现象?1、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作出自已的判断。通过分析图,了解本地的四个季节。2、学生说自已对四季的了解
3、学生猜测
1、契合研究主题,从身边现象引入。学生打开思维,说出生活中对四季认知的积累2、因为学生走进课堂不是一张白纸,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知识基础。这是教学的起点。3、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探究问题,而且引导学生对现象成因的假设,这时候要相信学生的假设是学生积累经验的反映。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机动
教师提供资料介绍: 地球绕太阳的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轨道的近日点出现在1月初,远日点出现在7月初,而我们1月份对我们嘉兴来说寒冷的冬季,7月却是炎热的夏季。学生说说从这条资料获得的信息。认识到冬天时地球离太阳远,夏天近的认识是不正确的。由此可见,近日和远日不是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用科学的解释帮助学生排除错误的认知,这对于新知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二、
模
拟
地
球
公
转
时
太
阳
直
射
点
的
观
察
(过渡语) 要真正了解四季的成因还是应该从研究地球运动开始。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太阳系,认真观察思考,去发现吧!
1、演示实验:地球公转2、为了要弄清四季的成因,我们在进行地球公转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
3、出示图片(指导认识直射 和斜射):4、实验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1、由学生指导教师完成地球公转模拟实验。 由学生强调:(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2)、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3)地球仪在转动地过程中倾斜角度要保持一致。
2、学生回答:太阳的照射情况。 3、学生了解直射和斜射。4、学生进行地球公转模拟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1、阳光直射: ;2、阳光直射: ;;3、阳光直射: ;4、阳光直射: ;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光照直射在南北球移动。1、教师的演示实验的安排中考虑到这个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很多,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直射点放在一起学生容易顾此失彼。所以通过教师演示巩固了前一节课关于地球公转的知识,同时也为本实验起到了指导作用,强化了操作要点。
2、通过学生的思维判断把观察研究的点定在阳光照射的问题上来,使接下来的观察活动更有效。
3、这个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怎样是直射与斜射的问题有助于后面的观察活动的开展,起到引导的作用。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够保证他们真实地观察到直射点的移动。
三、
比
较
直
射
与
斜
射
(导语) 同学发现地球公转时太阳的直射的点变化,但这与四季又会有什么关系呢?
1、你能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吗?2、当学生出现设计困难时: 教师出示给实验材料:手电筒和方格纸。
2、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出示早上和中午的阳光照射图。1、学生作出自己假设。
2、 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回忆早上与中午太阳的角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1、这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先进行预测两者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在学生有难度的情况下,教师就采用给出一些材料帮助学生思考,起到教师的扶的作用,降低设计实验难度。
3通过生活中的感受,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直射与斜射强度不同。四、
整
合
学
生
对
四
季
成
因
的
认
知
1、请学生说说太阳的直射的点变化与四季的关系。
2、拓展学生对四季的了解
出示地球公转示意图。(或用三球仪演示)。3、、补充介绍24节气;
(出示24节气图。)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在两千多年前就根据地球轨道定出了24节气的位置,夏季的最中间的一天,这个位置们叫:夏至等。1、学生归纳:太阳直射点附近得到的阳光较多所以所温较高,这个地区也就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反之就形成了冬季。
2、请学生来分析地球动运转到某一个位置中,南北半球的季节。
3、学生看图了解更多的关于地球公转的知识。
1、经过了两组亲身体验的实验后,让学生思考对四季成因的解释,应该是水到渠成。
2、这个环节是为了巩固学生对前两个实验环节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这个环节使前面的认知得到整合,使其真正得到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