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我创造的声音

我创造的声音》

教材分析:

本课为自选的课外教材,适合在一年级进行教学。本课通过让学生在听辨碰铃、沙锤等课堂常用乐器的音色的同时,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类似可以创造的乐器,如:绿豆放在易拉罐里就可以模仿沙锤,铁勺或瓷勺碰在一起就可以模仿碰铃等等;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能用自制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将感受与鉴赏、表现和创造领域综合在一个有机相联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

①、能够听辨几件课堂常用打击乐器的音色;

②、学习节奏,自制简易乐器;

③、自信而有表情的唱歌;

④、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⑤、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音响、碰铃、沙锤、易拉罐或塑料瓶一个、玻璃杯或瓷杯一个、铁勺或瓷勺两个、木块一个、一斤绿豆、六个盘子、板书贴纸等。

板书设计:

我创造的声音

碰 铃 沙 锤

(两个铁勺或瓷勺) (沙子、易拉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伴着快乐的音乐,教师和学生手牵手跑进教室,进行师生问好。

创设一个师生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带来了什么呢?让我参观一下,好吗?(教师饶有兴趣地参观孩子们自带的各种物品)谁想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物品呢?

师: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物品!小朋友们都来敲一敲,认真地听一听,试试它们发出的声音相同吗?(学生自由敲带来的物品)

师: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先听听木块的声音(师生敲听),再来听听玻璃瓶或瓷杯的声音(师生敲听)。这两种物品敲出的声音相同吗?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声音呢?为什么?

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不同的物品敲出来的声音各不相同,在我们音乐课中经常使用的打击乐器也一样,演奏出来的音色各有特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自己动手自制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创造不同的声音,大家说好吗?

(板书课题:我创造的声音)

教师的“好奇心”是学生“展示”“带来物品”的动力,有利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为下一教

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出示碰铃)大家看!这是碰铃,我们先来听听它的声音(敲碰铃)。谁能模仿出碰铃的声音?(生模仿。)

那么,哪些物品敲出来的声音和碰铃的最相似呢?(生答)还有别的意见吗?(生答。)

接下来,我们来当一回小乐手,为一段小童谣进行伴奏,大家同意吗?(教师带领学生有表情、有动作、有节奏地朗诵第一段歌词,并用简单的二拍子进行伴奏。)

师小结:小乐手个个都很棒,很多同学敲出来的节奏还和我不同呢!大家听听,这样敲行吗?(解决节奏问题)还可以怎么敲?

(复习一遍小童谣。)

师:小乐手真神气,那谁想当一回小歌手呢?(教唱《小乐手》)

师:唱的真好,如果能配上打击乐器伴奏,一定会更好听。现在,小歌手们再唱一遍,老师做乐

教师友善的态度,鼓励的目光,肯定的语言,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表现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

教学流程

手为你们伴奏。

(学生唱,教师在讲台后面用沙锤伴奏。)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教师仍在讲台后摇沙锤)这是什么声音呀?这种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有的说下雨,有的说刮风,你们的想像太丰富了。刚才我是用沙锤进行演奏的(出示沙锤)。下面,我们再听一遍,大家想一想。它像不像春天下小雨发出的声音呢?好,我们一起来模仿。

师:(注意倾听学生的模仿声,指出个别学生不认真模仿的现象)春天的小雨是发出这样的声音吗?(模仿个别学生发出的声音)模仿时,我们的适应应该怎样呢?(再次模仿。)

师:谁能想出来,沙锤是怎样做成的?(学生各抒己见。)

师启发:现在我们没有沙子,也没有小塑料球,那怎么办呀?谁来说用什么方法制作沙锤(学生回答各种方法。)

这个主意真好,大家都明白做的方法了吗?(生答)那就让我们开始动手吧!(制作中,播放《小乐手》伴奏带。)

师:做完了的小朋友将你们的作品放在在桌子上,让我们来评一评谁做得最像。(教师逐个观看,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教师作鼓励性评价。)

师:小朋友的手可真巧。下面,我们就来按照节奏念一念顺口溜。你们个个都是聪明的小乐手,我呢,就是你们的小指挥,看谁最听小指挥的话。(教师带领学生有表情、有动作、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请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进行简单的二拍子伴奏。)

师:谁来说一说,春天下小雨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是大的,还是小的;是轻的,还是重的;是弱的,还是强的呢?(学生回答。)

师:说的真好,我们再来念一遍。

师:真不错!春天是多么美丽呀!小朋友们,大家想不想唱唱歌呢?(演唱歌曲《小乐手》,随机纠正演唱中强弱、轻重的不当之处。)

师:多美的歌声呀!我听得都入迷了。今天,我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制作小乐器,心里真的很高兴。我唱首歌献给你们,好吗?你们能用自制的乐器“碰铃”和“沙锤”给我伴奏吗?(师弹唱,生用自制

只有声音,没有实物,留给学生足够的想像空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理解生活才能理解音乐,才能表现音乐。教学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创作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尝试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创作。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加入学生当中,使学生的活动显得闹而有序,乱而有序,既给学生的创作表现予以鼓励,又可以加深集体凝聚力。

教学流程

乐器给老师作伴奏。)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玩玩乐乐中讨论制作了两种可以发出美妙音乐的小乐器,它们是“碰铃”和“沙锤”,还参与了用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真是了不起!我有一个建议:请你们回家以后,将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并教给他们演奏的方法,然后,在家里开一个小型的家庭演奏会,那一定会开心极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在你们的周围,到处都充满着音乐,只要大家认真地去留意,仔细地去观察,你将会发现大自然中更多、更美、更奇妙的声音。

对本堂课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与目标。

教学反思:

看,我们一年级

创新课程给教与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动也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艺术教师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艺术课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因为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快乐,学会了合作与探究,他们的艺术潜力得到了发挥,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如何在艺术课堂中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重要是在于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地表现,展示他们的潜能。例如,本课让学生自由动手制作“碰铃”和“沙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活动空间。假如这个时候,教师对学生能力有所质疑,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表现,而是让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按要求进行制作,那结果肯定就是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机械地重复。学生也就跟本不会发现在没有原定材料时可以用其它代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真正做到了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实践证明,学生是有很大发展潜能的。教师只有积极地进行引导和开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地展示和开掘,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光彩!

创新课堂中应该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自然地达到互动。使学生爱学、乐学,并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培养其大胆创新的精神。如本课中教师说:“小乐手个个都很棒,很多同学敲出来的节奏还和我不同呢!大家听听,这样敲行吗?”这种谈话引导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学生们一条条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节奏证明,在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供学生选择的情况下,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惊人的。因此,对于学生创新的意识要给予积极的启发和引导,对于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给予充分的赞赏和鼓励。积极地创设条件,使学生逐步发展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

创新课程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趣味性、灵活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没有压力下完成学习的全过程。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随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尤为重视学生自评、互评的活动,目的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兴趣为主县,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课中的评价活动可以看到,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甚至有些学生对作品独到的看法和评价连教师都自叹不如。教师应对学生及时地进行真确的引导,并对学生的评价能力加以培养。积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既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等综合艺术素养得到提高,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巧妙和生动的体现。

都说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爱动;都说一年级的学生创新意识少,只会机械地重复教师的模式;还说一年级的学生评价能力弱。看,我们的一年级,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的品德人格和审美意识,以及他们的感知、情感、想像、思维和创造力,都在这种新型创新课程中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