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自己方能拥有美丽人生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本,心灵是否安乐是人生成败的根本,而对待外部环境的态度和认识又是心灵是否安乐的根本。所以,规划人生的关键是让自己对外部环境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让我们从广受社会关注却结局迥异的两位女子――杨丽娟和邓文迪的人生故事中,探寻一些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有益启示吧。
  
  杨丽娟:追星十年一场空
  
  1994年,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迷恋刘德华已理智尽失,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20岁的她在父母的支持下,花了9900元参加了一个赴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华仔。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的心愿,卖掉房子,一家人住在每月花400元租来的房中。
  
  2004年,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后,每天从早至晚都站在自家的8层楼顶,但仍未见到偶像。
  
  2005年,得知华仔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失望而归。
  
  2006年3月,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终于得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老父跳海自杀,留下遗书大骂刘德华。
  
  2007年3月27日,返回内地,痛哭不止,连呼后悔……
  
  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被媒体称为“疯狂追星女”的杨丽娟。
  
  杨丽娟追星的结局很让人唏嘘,她几乎失去了包括亲人、青春、前程在内最宝贵的一切。其实,跟杨丽娟梦想相似的,每个人在职业上都有一个完美工作的写照。如网上流行的“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每天睡到自然醒,薪水领到手抽筋”。这本身无可非议,只是笔者想问的是:凭啥?
  
  在刘德华歌友会的帮助下,杨丽娟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但整个过程不过十几分钟而已。
  
  邓文迪:灰姑娘变身公主
  
  有一位女孩,在她16岁的时候可能和杨丽娟一样的普通,却在十余年后成为了灰姑娘童话中的女主角。她就是和传媒大亨默多克缔造传奇般忘年恋的邓文迪。邓文迪缔造童话的难度一点都不比杨丽娟追求刘德华低,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地登上世人眼里的天梯之路的呢?
  
  邓文迪出生在江苏徐州,后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全家搬到了广州。16岁时,她考入广州医学院。应该说,在这之前,邓文迪的经历和大多数中国城市女孩并没有什么不同。
  
  对邓文迪而言,改变命运的第一个契机出现在1987年。在这一年里,她认识了一对来自加州的美国夫妇――Cherry和他的太太。1988年2月,邓文迪在Cherry夫妇的资助下,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学习。
  
  据加州州立大学的Daniel Blake教授回忆,当时邓文迪和另外3名本科生组成一个小组,她们经常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曾合作过一个大型的书面计划,分析财政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而这个小组成为了该大学经济系有史以来的最佳小组。
  
  从加州州立大学毕业后,邓文迪进入了耶鲁大学商学院,在Daniel Blake教授的推荐信中,她被称为“Super(优秀)”学生。
  
  1996年,邓文迪从耶鲁大学毕业,准备到香港谋求发展。这时,邓文迪获得了她一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机会。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邓文迪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董事Bruce Churchill旁边,当时这位先生正准备前往香港担任Star TV的副首席执行官。
  
  一生中,我们能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与这样重要的人士相遇呢?你是不是会因为胆怯,或是没作好准备,而这样
  
  与幸运女神擦肩而过呢?邓文迪不会。凭着常青藤学校的商务学位以及精通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有利条件,飞机还没到香港,她已轻而易举地谋到了Star TV总部实习生的工作。
  
  在Star TV工作期间,邓文迪保持了她一贯的作风,她非常努力地争取每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据当时她的同事形容,邓文迪经常会毫不犹豫地走进高级执行官的办公室,同他们进行讨论并大胆地提出建议。
  
  1996年秋,默多克到香港Star TV总部视察。在一个盛大的鸡尾酒会上,邓文迪的窈窕身影吸引了默多克的注意,两人交谈了好一会儿。这很让几位高层雇员惊叹,邓文迪居然有本事与默多克第一次就谈这么长时间。不过,没人会想到这竟然是他们忘年恋情的开始。
  
  此后,邓文迪多次为默多克做翻译,又陪同他访问中国。1998年1月,邓文迪开始以翻译的身份公开陪伴在默多克左右。和气又善谈的邓文迪为默多克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工作氛围,让他感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更何况从事媒体经营的她与默多克有着许多共同语言。
  
  1999年6月25日,默多克在纽约港的私人游艇上迎娶邓文迪。
  
  没有完美的选择
  
  如邓文迪一样,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笔者身边有一位条件很不错的女士,总在抱怨找不到理想的伴侣:言听计从的显得没主见,能力强的又太有控制欲,挣钱多的不顾家……她的恋情周期永远都不超过3个月,很是心灰意冷。但她得知了苏格拉底对婚姻和爱情的诠释后,有些豁然开朗:
  
  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一天问老师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学生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株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一天又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做屋里横梁的木材,但只可以取一次。
  
  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枝叶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木材吗?”学生回答道:“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觉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婚姻!”
  
  和追求完美的爱情一样,许多人也在寻觅着“理想”的工作,比如“钱多事少自由多”,但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完美的选择。任何职业都会有好或者不好的一面。有的人因为不喜欢看老板的脸色决定自己去创业,却不知道创业者要看更多人的脸色。有的人想远离办公室纷争,希望找一个环境更好的公司,却不知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
  
  因为不喜欢而选择,我们会憎恨所有的选择。只有因为喜欢而作选择,才能做到容忍不喜欢的,放弃部分喜欢的,从而享受整个追求的过程。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就是在承认没有完美选择的前提下,做到关注目标、实施途径的有效性,关注现有资源、能力和未来目标需要的资源、能力之间的差距,并在一定期限内达成的过程。
  
  确立目标不能仅凭热爱
  
  确定自己的目标很重要,热爱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仅凭热爱就一定能成功吗?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很多时候我们会进入这样的误区:过于强调爱好和努力,认为只要有了目标,并愿意不断地努力,甚至疯狂地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这也是时下最流行的成功学所宣扬的:“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诚然,动起来总比不动要好,但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许多微妙和不可复制的因素,努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仅靠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每个男人心中都会有个英雄梦,每个女人的心中都会有个公主梦。这不代表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或公主。大部分人的完美主义的理想最终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可能会更合适。旅行和艺术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梦想,但绝少有人会真正去做一个流浪歌手或流浪艺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寻他的梦想,但一个能不断带来收益的目标才能让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搭建通向目标的梯子
  
  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是什么?直线。在几何意义上是这样的。但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是受到障碍最小的那条路径。从北京到纽约,最近的距离是直线,但没有人会直接打穿地球过去,而是会绕半个地球坐飞机去。
  
  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也可以通往任何一个你不了解或者不喜欢的城市。我们追求目标达成的过程也是这样的,应该不时地停下来审视一下路径的有效性。
  
  如果把目标当作是高枝上的苹果,我们要做的绝不是去狂练跳高,即使你足够努力,足够有天赋,哪怕跳高厉害到能破世界纪录了,可是离自己想要的那个苹果还是有距离。聪明的人首先应该分析自己现在的位置在哪里,离苹果的差距有多大,搭建起一个可以摘到苹果的阶梯,每一次正确的决定、正确的结果都相当于给梯子加上一个梯级,慢慢地,你就可以登上梯子,轻松地摘取苹果。
  
  光凭激情与执着,努力练习跳高,更多时候是无效的行为;慢慢搭建梯子,过程中会有全新领域的挑战,需要你学习很多技能和能力、学会整合资源,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但它却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个好的生涯规划,需要在爱好、目标的有效性和追求的现实性以及现有能力资源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