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

  闲暇时翻开几本杂志,篇篇都是死去活来的爱恨情仇。也许

女人真的是为

感情而活的动物,再理性、再

成熟的女人一旦陷入感情,便会

失去理智。裴多菲一首为呼唤

自由而写的名诗,经过许多痴情人的使用之后,只剩了前面两句: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痴情,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怪病。

  痴情这种病也如其它病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爱情来到时,没有人会追究其原因。任何的逻辑推理与科学公式都不适用于爱情,爱的魔力使得无数人常常明知不能为而为之。然而,爱情逝去后,刨根问底、穷追不舍或者日省百遍、沉沦自虐几乎成了一种通病。尤其是失爱的女人,心里都有十万个为什么,诸如他为什么不爱我了之类。这些为什么让女人们在爱的独角戏里沉迷、沉沦直至沉没。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生病的经历。当你在病中时,虚弱的身体、憔悴的面容、

痛苦的表情会让爱你的亲人们充满怜惜并尽心照顾。但是,你会因为眷恋这种怜惜和照顾而愿意留在病中吗?同样,我们也都有过大病初愈的感受。那时候,亲人脸上欣慰的

笑容比医院外的阳光还灿烂。为了这笑容,谁不愿意早点康复呢?

  但是,这一切逻辑对于病在痴情中的女人却不适用。她们总是

希望用自己的怨和恨来触动一颗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心。何其难也!且不说这样做是多么的无望,既便那颗心还有一点你的位置,难道他的痛苦会比他的

快乐更让你高兴和

满足吗?很欣赏张晓风的一句话:无论何时,我最爱的,都是你的笑。真爱,莫过如此。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节目主持人,被李敖称为台湾最聪明的女人的陈文茜说过这样的话:我不一定有能力与别人长久相爱,但我很有能力和别人

分手,不论是我负人还是人负我。她让我叹服。

  治疗痴情,必须学会忘却。谁也无法抹去生命的烙印,但我们可以选择忘却

伤害记住

美好。清理

人生路上丛生的杂草,留下鲜花和绿树,那么,无论何时回首,你看到的都是

美丽和阳光。爱情只是生命的中的插曲,不是生命的唯一,更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永远高于爱情。这是一位社会学家的名言。

  是的,痴情是在亏待生命。生命,永远高于爱情。

  什么是痴情?梁山泊和祝英台?或者罗蜜欧和朱丽叶?其实都不是,他们那叫专情。专情和痴情的区别在于专情是两情相悦者的同甘共苦共沐爱河,不管他们能否终成眷属;而痴情大多数情况下指

单恋,不管明暗,也就是说,完全是自作多情。

  痴情是以痴为前提的情,本身就带有贬义。痴呆或者傻冒,为了自己心目中所谓的爱情,固执地吊死在一颗树上,呆呆地守候一辈子,有刻舟求剑之嫌。有过上吊经验的人都知道,当绳子卡住脖子的时候,会两眼翻白,视线模糊。在一颗树上吊死的人就是这样,从上吊的那一刻起,就再也看不到眼前的其他爱情。而紧拽的那份爱情只不过是

回忆里的一场骗局,确实爱过,只不过在它产生之后,就夭折了,像一个死胎一样停留在那里。即便是有一天能如愿地拾起,也会发现,原来是死的。

  痴情是一种病,但是它很容易被外人吹捧成某种意志或者

信念。也许是很多人都会有同情弱者和

失败者的

心态,对痴情者容易带有某种认可或者赞扬,即便是不赞同也不忍心落井下石。正如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痴情者会在这种环境下得以维持,并最终作茧自缚,被自己编织的爱禁锢一生。鼓励痴情者,就如同支持他吸毒,只能会让他越陷越深。

  痴情是一种病,一种害人害己的病。爱情是自私的,但它绝对是两个人的,不管它是否是两个人的结晶。爱人者不能得到爱,自然是痛苦不堪,但同时又摆出一副大无畏的姿态,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概。精神固然可嘉,但越是这样,就越会给被爱者已沉重的负担,折磨他们的良心,以至于对方也无法轻松的

追求自己所爱。就如同赶路的时候,总觉得后面有个影子,如何能安心?这其中会有人因为心软,回过头来安抚痴情者,结果被误认成接受的信号,从而加重了痴情者的病情,同时加剧了自己的不安。还有的选择委曲求全,在爱没有萌生的时候,被动接受,结果成了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错误。而且痴情者在费尽千辛万苦之后得来的爱情,往往不是自己所憧憬的,这种可悲的落差,会瞬间毁灭心中

完美的爱情。

  痴情是懦弱的表现,停滞不前,不死进取。爱需要准备,也需要创造,而不是凭一颗痴心苦等或坚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爱情也是如此。

  痴情是一种病,唯一的解药就是

鼓起勇气,不带任何杂念地寻找一份新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