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唯一正确选择。文章认为,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城市群;生态建设
一、建设生态城市群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
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基于对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巨大集聚和辐射功能,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必须以城市群的构建与发展作为重要载体和支撑。但是,广西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老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群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工业增长模式在缔造财富神话和城市帝国的同时,也酿成了生态恶化的现代“城市病”。空气和水的质量下降、绿地减少、自然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和废弃物排放,以及对稀缺、拥挤的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等种种迹象表明,环境退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结果,催生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部著作和研究报告的问世,反映了环境与生态问题已经从学者个人关注演变成全球共识,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并提升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由于环境与生态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化建设模式逐渐受到全球关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次提出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1974年国际生态学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来协调各国的城市生态研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倡导必须把更多的城市栖息地问题放到最重要位置;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生态城市规划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建设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计划。由此可见,城市发展目标的生态取向已经成为走出“人类困境”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与存在问题
生态城市群是城市群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是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在城市体系构建中的体现,其内涵包括:城市群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城市群生态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和集约利用;城市群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和生态化升级;城市群人际关系和谐构建;城市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与繁荣发展等。建设生态城市群至少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1)克服工业化、现代化环境下城市发展的困境,实现城市可待续发展;(2)回归城市的人本理念与人性关照,解决现代城市人的生态生存问题;(3)发挥城市生态协同效应,增强城市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具备建设生态城市群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另外加上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区,即“4+2”。北部湾经济区不仅区位优势明显,而且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优越独特,具有发展生态型城市群的比较优势。一是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北部湾海岸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依托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可建成亿吨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形成以南宁为中心,以防城、北海和钦州三大港口为纽带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北部湾近海海域有海洋生物900多种,生态保护良好的红树林和珊瑚礁具有极大的科研和生态价值。二是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北部湾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区,主要有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北海银滩、火山岩地质地貌景观涸洲岛、斜阳岛、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钦州湾“七十二泾”和龙门诸岛,以及京族三岛等特色旅游资源。三是矿产、水能等资源优势。广西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广西沿海地区和北部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第二,明确有力的政策导向。党的十六大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的明确导向,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方针,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一’。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广西区情,于2007年提出了建设生态广西战略;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具有浓郁亚热带风光和滨海特色、辐射作用大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并把布局优化、整体协调、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此可见,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广西新发展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群发育的必要条件。随着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开发,北部湾城市群已经逐步成为中国东盟间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在已经建成南宁通往沿海三个港口的高速公路的基础上,通往东盟的陆路国际通道——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和南宁至河内的国际列车已经建成通车。北部湾港已经建成万吨级以上的泊位46个,综合通过能力1.15亿吨,广西北部湾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
合作。在航空方面,广西已开通至新加坡等东盟8个国家11个重要城市的国际航班。
第四,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近年来,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广西前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43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450亿元,年均增长16.7%。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逆势而上,生产总值增长15.9%,比自治区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7.2个百分点。
第五,强劲的城市化发展势头。虽然北部湾城市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且发展后劲充足。“十五”期间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增加了11.5个百分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计划投资1465亿元,重点建设项目391项,到2012年城市化率达45%,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