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星城与郊区城市化关系研究(一)

内容摘要北京市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有章可循的,市区的郊区化和郊区的城市化基本上是双向良性互动的,努力体现着“城乡一起抓”的指导思想,但同时也有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卫星城的定位与发展是一个涉及全局和长远的大问题。目前的状况是,北京市对夹在已规划的10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33个重点建设的郊区中心镇之间的卫星城,没有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更高层次的协调管理,使卫星城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名实不符,影响了卫星城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本文认为,政府在推进北京市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分清层次,突出重点,使卫星城成为京郊城市化的龙头,真正发挥它对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作用,同时,不断增强其分担中心城区重负的功能。
北京市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有章可循的,市区的郊区化和郊区的城市化基本上是双向良性互动的,努力体现着“城乡一起抓”的指导思想,但同时也有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卫星城的定位与发展是一个涉及全局和长远的大问题。目前的状况是,北京市对夹在已规划的10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33个重点建设的郊区中心镇之间的卫星城,没有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更高层次的协调管理,使卫星城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名实不符,影响了卫星城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本文认为,政府在推进北京市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分清层次,突出重点,使卫星城成为京郊城市化的龙头,真正发挥它对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作用,同时,不断增强其分担中心城区重负的功能。

  一、卫星城的概念和全球发展简况

  卫星城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与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之所以叫卫星城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好比天体中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卫星城镇的设想最初是由英国的E・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这种卫星城镇当时被称为“花园城市”。1903年在这个工业化先行国家首先开始了实践,在首都伦敦的郊区最早建起了这样的城市――莱奇沃斯。卫星城镇(satellitetown)的概念则是后来由美国的泰勒于1915年提出的,中文译作卫星城镇,亦称卫星城市。其特点是建筑密度低,环境质量高,一般有绿地与中心城区分隔;其目的是为分散中心城市(也有人称之为母城)的人口和工业。它们多数是借助于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力由旧有小城镇发展形成,少数是在新规划的郊区和乡村空地上建设而成。在发展初期,它们一般位于交通干线上,距离中心城市较近,一般为30~50公里;它们容纳的人口一般为2万~6万人,城区多以居住区为主,它们对母城的依附性较强。后来,随着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建立,卫星城的规模逐渐扩大,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工业职能明显,独立性增强。20世纪50年代后期,卫星城人口一般为8万~10万人,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到15万~25万人,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也加大到80~130公里。这种发展趋势在卫星城镇发展较早、数量较多的伦敦最为明显,其他城市如巴黎、东京、莫斯科也有表现。从卫星城与母城的关系看,有人把依附性强的卫星城叫消极的卫星城,把独立性强的卫星城叫积极的卫星城。

  卫星城真正获得较大规模发展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40年代中期,英国兴起了“新城运动”,日本、法国、前苏联等国家也都有卫星城或新城的规划建设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英国伦敦100人以上的工厂约有70%迁移到了卫星城;巴黎郊区建设5座新城,计划到2000年底人口达到150万人。我国的香港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计划地发展了沙田、荃湾、屯门等9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市镇,到回归前的1996年,在这些新市镇中已居住260万人,占全港地区总人口的40%。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城不同,我国大陆大都市周边的卫星城在功能定位上,不仅有分解中心都市区的功能,还承担着卫星城周边农村地区城市化的重任。在发动机制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发展都是由政府控制的,这虽然未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能主动地进行计划和规划。北京的卫星城基本上就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发展的。

  二、北京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的进展

  (一)规划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北京就有了城市规划的考虑。1953年北京市委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1957年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北京市又制定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其中就提出在城市布局上采取“子母城”的形式,在发展市区的同时,规划了昌平、(昌平)南口、顺义、门头沟、通县等40多个卫星镇。1958年8月北京市委决定对已上报的上述方案(草案)进行若干重大修改,修改稿中正式提出了“分散集团式”的城市布局原则。为与“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相适应,当时的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60个工业项目的选址就有了与发展卫星城相结合的考虑。但由于项目分布在郊区31个点上,摊子太分散,结果不甚理想,而这一思路和建设雏形为后来的卫星城的规划和发展打下了一点基础。

  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4个卫星城。1984年,《北京市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出台。后来,随着市区迅速膨胀的压力增大,以及郊区郊县经济发展的推动,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就明确了建设14个卫星城的格局。这14个卫星城中的10个是区县城(通州、大兴黄村、顺义、房山良乡、门头沟门城、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以下提到区县,均指区县城),再加上房山区的老区城所在地房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亦庄,2个有一定基础和区位条件的传统名镇昌平沙河和丰台长辛店。这里的昌平卫星城含南口、埝头、昌西,怀柔卫星城含桥梓、庙城,顺义卫星城含牛栏山、马坡,房山卫星城含燕山石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