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触网后悔了没有?(一)

陈冀:新浪广州公司首席代表,28岁

  “选择网络公司时,一定要把自己当作是风险投资商。”

  天河北国贸大厦,广州市最豪华的写字楼,陈冀接受了采访。

  陈冀的气质稳重踏实,这与他在家电行业从业多年有关。在来新浪前,陈冀在两家著名跨国公司JVC和伊莱克斯呆过,主要负责销售管理和市场推广。

  在传统企业中做了五年,陈冀的看法是:中国许多行业都叫自己是朝阳行业,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中国只有朝阳公司,没有朝阳行业。回过头来,大家总是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东西,但事实上,网络公司也只是一个生产产品的工厂,做产品也都是为了卖出去;投入了成本,一样要有看得见的利润。因此,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区别在于人的观念。

  处在“网”中央,陈冀自然对业界有一定的认识。他认为这个行业现在有许多“怪事”:第一“怪”是广告打得怪。第二“怪”是人怪。网络公司里有不少能人,但有很多却是“南郭先生”。这种人不是触网,而是触电。第三“怪”是挖人手法怪。

  说到跳槽,在新旧经济间实现成功转型的陈冀有一番独到见解。他透露,在选择网络公司时,一定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风险投资商,一定要具备风险的眼光,否则,就只有投资没有收益了。

  陈冀说,换工作最初感到不适应的是工作风格上的不同。以前在公司,感受的是一种非常严谨的工作风格,言谈举止都必须十分在意。而来到新浪后却是一种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不过现在来讲,他已经可以在两种不同“界面”成功切换了———平时工作穿T恤,出席正式场合再换上西装。

  陈冀承认,从传统企业到新浪来,收入的确是增加了,工资大概增长了一倍。陈冀对于目前的收入是满意的,在他看来,薪酬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公司是否有前途。

  陈冀的选择也许是正确的。目前国内一大部分网络企业正在“洗盘”,有很多已经“牺牲”,又有很多在调整。对于许多网络公司员工来说,他们所谋求的出路不是重新归于传统企业,就是进入更有前景的网络公司。

  陈冀认为目前新浪最大的对手不是中华网、也不是TOM.COM,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有无足够的创新能力、能否满足网民的需要、能否将市场做的更大,这都是新浪目前切切实实面临的问题。

  陈冀说,他并不喜欢“网络精英”这个名号,他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一名职业经理人。这个职业经理人,指的是跨越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两个行业的“新职业经理人”。换句话说,就是在“T恤”和“西装”两种界面间游刃有余的人。

  相信像陈冀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郑南雁:携程旅行网副总裁,32岁

  “从传统行业投身网络,比较容易有成就感。”

  郑南雁在“触网”前已算“小有成功”。从1993年开始,他就和几位朋友一起捣鼓着一家软件公司,而且经营得颇为成功,在广州的软件企业中也可以排到前几名。

  但他是一个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在比较早的时候他就建议公司进行适当的转型,但被其他合伙人拒绝。

  “这就是技术人才的一个通病”:搞技术的会专注于技术的领先而缺乏对市场的全面把握,特别是在自己暂时领先的时候。”

  看到Internet正从自己身边溜走,郑南雁开始坐不住了。恰好,此时业务上的合作伙伴,携程旅行网的董事长沈南鹏发来加盟约请,郑南雁决定一搏。他把手中的股权半价卖了来到携程网,任携程广州公司的总经理,据说损失不少,有数十万。

  然而问及对来到携程网最初的经济损失是否在意,郑南雁笑说:“不会”。

  郑南雁认为,作为互联网公司从业者,最重要的是认同网络发展的理念,知道公司的目标在哪里,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他现在任职的携程网定位是“围绕互联网工具的高科技旅游中介代理”,简单地说就是用互联网来作旅游市场的一些事情,比如说订机票、酒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