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经营分析(一)

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现状
  1,中国网络运营商持续亏损,寻求突围
  1997年以来,中国已经建成基本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八横八纵光缆网络,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均推出互联网上网服务热潮,网络网站广告铺天盖地,声势逼人,用户队伍不断壮大。
  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已经建立的网站有2000多个,各种以在线、热线为名的地方性网站不胜枚举。 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 颇受网友欢迎的网络信息服务商ISP网站和著名网络信息服务商ICP网站,有瀛海威IHW、深圳热线SZONLINE、 搜狐SOHOO,中国互联网CHINANET,北京中网NETCHINA,首都在线 263NET 、 上海在线SHANGHAIONLINE,新浪网SINA、深圳之窗SZPTT,网易NEASE、讯业中国在线COL ,上海之窗SHANGHAI WINDOW,武汉热线WUHAN ON LINE,中国比特CHINABYTE,和讯时代HOMEWAY、成都热线等。
  在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主干网中,发展最快的当数中国公众网Chinanet,但截至1998年底,用户总数不足80万,加上本地化ISP服务的公众网,用户总数不到120万,占中国全部注册网络用户210万的一半,仍不及美国在线AOL用户数目的零头。
  投资和建设分散带来的规模过小,是国内站点的信息服务商面临的共同困境,各网站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售入网帐号,网址登录费,注册费和收取信息服务费,各种专用软件费等。
  作为新兴行业的网络信息服务,处于资金投入期和市场开拓初始起步期,是获得利润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例如,目前,国内提供互联网电子邮件免费服务的网站超过20家,接近饱和,最早提供免费邮件服务的广州视窗163电子邮局, 注册用户为33万;第二家提供服务的首都在线263邮局,用户数为26万; 而国内免费邮件用户总数为80余万,相当于美国中等规模服务商的水平,而美国专门提供免费邮件服务的Hotmail近期公布,用户总数达到了3000万;刚刚被AQL兼并的Mirabilis 公司仅凭单一的“网上寻呼”ICQ产品服务,就赢得了全球超过2100万的用户, 每天任一时刻,同时在ICQ服务器上聊天,交谈的用户就达40万人次,同样, 国内最热门的网站一天访问量也不过3─4万人次,而YA HOO的日访问量高达1.15亿人次。
  可以说,1995年是中国网络营运商的萌芽期,1996、1997年是大投入、大广告的高速拓展期,进入1998年则是网络营运商重新寻找定位,充实提高,加快商业服务模式的转型期。根据国外互联网发展的经验,网上用户数达到1000万时,互联网产业即可盈亏平衡。有迹象表明我国互联网用户在2000年中期就可超出这个数量。
  2,入门网站概念基本成型
  当网络门户概念在各媒体上被炒热后,以信息内容提供为主的ICP 都涌向了网络门户。1998年9月搜狐推出2.0版,明确定位要做中国第一网站;网易全面改版,朝着中文网络门户方向迈出第一步;10月四通利方论坛改为四通在线,宣布推出网络门户站点,随后更是推出大手笔,与美国华渊合并,推出新浪 SINA 网站; 11 月Chinabyte对“搜索客”进行全面改造,开始建“门”工程; 广州视窗宣布以国内最大,拥有33万用户的163免费电子邮件为龙头,向网络门户进军, 入门网站概念基本成型。
  不论是ISP还是ICP,均看好网上广告市场,如果国内上网人数达到500万, 日浏览次数就能达到2000万,每日的页面浏览率就可能超过100万, 广告费将十分惊人。
  网络服务商在网上的投资一般要五年左右才能收回,即在1995年建立的信息网络,到2000年前后应该进入盈利时期, 至少将扭转目前的惨淡经营市场格局, 与1997年相比,1998年中国网络的发展形势又是一重大地。网络世界飞速发展,人们观念飞跃,电脑普及,网络服务面临数不清的商业机遇。
  3,海外网络网站加入中国市场竞争
  互联网上没有国界,市场和技术竞争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竞争,目前,中国网络站点还能借助语言,文化和政策构筑起来的屏障得到保护,国外网络网站公司还不能直接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国内市场和技术竞争,但是,间接竞争和技术,资本输入不可避免,直接竞争也只是时间问题,跨国性网站信息服务的中国化步伐,在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快的步伐和背景下,将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中国网络消费市场出现的巨大空白和潜力,引得世界著名互联网巨头频频到访,在中国网络信息业的一次交流活动中,AOL总裁作了意旨明确的发言, 题目是《建立一个全球化媒体》;YAHOO 总裁则在题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的发言中,也明确表达了进军中国网络信息服务市场的志向;而在上海召开的英特尔“下世纪商用计算”研讨会上,英特尔决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为中国发展网络化电子商务服务,开发和提供更为成熟的客户机,服务器和网络解决方案,包括能大量持续计算所需要的CPU的快速反馈技术产品。为此, 英特尔决定大幅度增加在中国的科研开发和拓展市场的投资,计划至2000年达到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