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组织是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它们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组织形态。2002年以来,我国的新社会组织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截至2007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超过38.69万个,目前,仍以10%-15%的速度在发展。就北京市而言,到2009年10月底,全市社会组织共有2.8万个。①为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档案界应关注并加强新社会组织的档案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新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新社会组织的档案工作
应当成为档案研究的新课题
“党和国家的工作延伸向哪里,档案工作的服务就延伸向哪里”。目前,新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对象和领域,新社会组织的档案工作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档案研究的新课题。
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档案工作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扩大社会影响。因此,档案界应当与时俱进,关注一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并加以研究。许多新社会组织,如各种研究会、行业协会、促进会、俱乐部、基金会、民办教育机构等,都是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它们在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基金会就是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它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公众应对社会危机、防范风险等都有积极作用。
这是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推进,政府在与市场关系调整过程中逐步释放出部分职能由新社会组织承担。党和国家对新社会组织的组成者——新社会阶层表现了极大重视,不但将他们视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且将他们纳入统一战线范围,并明确了“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既然党和国家的工作已延伸到新社会组织领域,档案工作自然也应该延伸到这一领域。
但是,目前新社会组织发展还不成熟、不完备,加之内部良莠不齐,档案工作普遍较弱。一方面,新社会组织由于其新,加之其自身的公益性导致经济来源相对紧张,档案工作往往起步晚而弱。另一方面,一些所谓的新社会组织,常常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干着非法活动。例如2007年7月,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方便面涨价事件的平息,就是从档案找到的突破口。从而不但认定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②,而且发现该组织虽然在2004年成立,但在报民政部审批时未获批准,属非法组织③。此外,新社会组织要想充分发挥作用,也需要档案工作的支持。由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它们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和实现自身职能的方式,而这一切的基础,只能是它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的大量档案。近年来,分时度假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但各地消费者协会却并不能对其有效监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档案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使得消费者协会调查时,缺乏有效的档案证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新社会组织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新社会组织发展所需的法律制度、社会支持、文化背景还不够健全,社会自治传统和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也参差不齐,其自身建设也相对薄弱,因而需要在理顺体制、规范行为、转移职能、加强建设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这就对档案工作的运作和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社会组织在档案管理、服务方面有新内容。新社会组织是公益性组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又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以保证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其档案工作要同时兼顾公益和营利两方面。这就要求在档案管理、服务方面有新的内容。例如在管理上,要尽可能地降低管理成本,不仅要关注组织自身的目标,更要关注党和国家的形势,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本组织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要正确处理好保管和利用的比例关系,真正做到所管理的档案既能顾及以后组织的发展,同时又切实可用,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服务上,要注意将档案服务对象着眼于全社会。许多新社会组织(如研究会、协会等)是从经济利益集团中脱离出来的,因而在利益诉求时,难免带有倾向性,不考虑社会公众利益。特别是一些行业协会身份微妙,很多带有“半官方”色彩,有些甚至完全是政府部门“翻牌”而来,“官气”更浓。如何避免“国家利益部门化”,真正在国家体制改革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国家和新社会组织利益兼顾,对档案部门来说就完全是需要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的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