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我是山东画报社的一名年轻摄影记者,主要负责聊城地区的采访报道工作。
一次在编辑部闲聊时,有位编辑提到了她当年的邻居有一女儿叫玲玲(张海迪的乳名),在聊城的莘县,虽然高位截瘫,从未进过学校门,却自学了多种语言,还会针灸,为当地群众治病。1981年10月,我去聊城地区采访时,便想顺道去玲玲家看看,认识一下这个女孩。
然而,第一次采访却未能如愿。当时海迪高烧住院。在县招待所里,我听到服务员们对海迪的议论:玲玲病得不轻,5天了,高烧不退一位残疾女孩竟能得到周围人这样的关心,引起了我的好奇。
回到报社不久,社领导又派我到聊城地区采访引黄济津工程。采访期间,同行的记者们互相询问采访计划。当我说起海迪的情况时,新华社山东分社一名记者听后也颇感兴趣,并约定与我一起前去采访。
未曾想到,对海迪这次采访后,海迪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社会上迅速开始关注起海迪。
初识海迪
在一排简易的平房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海迪。当我推门而进的时候,海迪满脸笑容,坐在自己的床边上。 26 岁的她,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像一位在读的大学生。采访过程中,海迪阳光的神情、爽朗的笑声深深地感染着我。
海迪对我说:你是我在现实中见到的第一位记者,和书中描写的、我想象中的记者不一样。我好奇地问:那在你想象中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她说:应该是穿着摩登、很有风度、很高傲的样子。说完便是一串悦耳的笑声。听完这段话,我很感慨。当时,她对社会的了解大多源于书中的描写。
海迪很健谈,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在当时偏僻的鲁西北县城并不多见。 海迪的知识面很宽,她对文学、美术、音乐、医学、外语都有很大兴趣。她讲话的声音悦耳动听,每一个故事都吸引着我。海迪的模仿力极强,能模仿出不同角色的声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描述和朋友们在一起自编自导广播剧的情景。当时她兴奋地问我:你知道我们编的广播剧特殊声响效果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我来给你演示一个人物上楼的脚步声吧。 说着她手拿一个茶壶盖,用壶盖的把手和壶盖体在桌子上交替敲打起来: 吧嗒吧嗒吧嗒,惟妙惟肖,真像是有人上楼的声音。太有趣了,我跟着她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
童年往事
海迪有着不寻常的童年。她回忆道:到了学龄期的时候,周围的伙伴们一一离去,她感到非常孤独。爸爸妈妈上班时,常把她锁在家里,唯一跟她做伴的是爸爸给她买的造型玩具小县官。小县官的头是摇摆的,头上有两个翎子,稍动它,头就晃个不停,而且还眯着眼,咧着嘴笑着。刚买来时,小县官那乐和样儿,引得海迪直发笑,海迪非常喜欢它,还经常学着小县官的样子,晃动着脑袋,发出甜甜的笑声。后来当她感到寂寞痛苦的时候,再看到小县官,却再也引不起她的笑声了,小县官还是那样眯眯地笑着,然而,海迪却哭了,她的心难受极了。
海迪睡的床紧靠着窗户,床很高,几乎和窗台平着,一个人在家闷得慌的时候,她就拿起镜子,再爬到窗前仰着头,把镜子斜对窗外,从镜子里看过往的行人,看伙伴们高兴地挎著书包上学、放学。当看到伙伴们蹦蹦跳跳地路过窗前时,她会忍不住流下眼泪。
海迪内心的痛苦一般不外露,她常常压抑着自己,她说,记得那时一个人在家哭的时候,一听到有脚步声或是开门的声音,她就马上擦干眼泪微笑着向爸爸妈妈打招呼:爸爸妈妈回来了。没人的时候,她常用双手使劲捶打麻木的双腿,喊道:烦死了,为什么偏偏让我摊上这种病啊?有时也冲着妈妈喊:妈妈,为什么我不能上学,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妈妈只能竭力地安慰海迪:等你长大了,妈妈就把你的病治好。
家庭青年文化沙龙
海迪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她有很多朋友,许多青年人喜欢聚集在她的身边。 每到傍晚,莘县城里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经常聚集在她家,他们中间有工人、教师、医务工作者、待业青年等,在一起时或探讨人生,交流知识,或引吭高歌,自娱自乐。
海迪乐感很好。她会拉手风琴,能熟练演奏许多中外歌曲,她很喜欢唱歌,音色动听悦耳。她的周围始终环绕着歌声和欢笑声。我在采访期间,曾参加过几次他们的聚会,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海迪家就像在举办家庭青年文化沙龙,参与的年轻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给老乡治病
海迪是位富有爱心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她身为残疾人,自学了针灸,为他人治病。在我为海迪拍摄的大量图片中,有一幅当时全国各大媒体采用率最高的画面: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前一后推着海迪的轮椅。谁能想到,这两个孩子都曾患有小儿麻痹症,是海迪使他们迈开了双腿。
在莘县尚楼村,她曾为很多身患疾病的群众治过病,耿其元大爷当年因脑溢血右腿走路不灵便,语言功能丧失,耿大爷的儿子推着板车把他送到了海迪家,海迪为他治疗了两年多。后来,老人竟然会走路了,而且还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为表达感激之情,耿大爷带着自家种的萝卜白菜和绣着为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了海迪家。采访海迪期间,我见到了耿大爷,提起当年海迪为他治病的事,老人仍激动不已。
我随海迪去尚楼村时,村里的人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媳妇姑娘们围着海迪又说又笑,有位大娘还从家里端来了鸡蛋,说给海迪补补身子,那情景让人感动不已。
我珍藏的一件衬衣
像所有姑娘一样,海迪是一个爱美、追求美的人。她喜欢时尚的发型、有格调的服饰,平时很注重仪表。为了在人们面前展示美好的形象,她坐轮椅时,总是用胳膊担在轮椅两侧支撑着全身重量,把上身挺得很直,坐得时间长了,胳膊的双肘下面经常被磨破,留下深深的印痕。她不仅注重自身形象,还关注着周围的朋友。我去采访她时,她看到我穿着不太讲究,便劝我要打扮得漂亮点,采访时形象会更好些。事后,她专门托朋友从上海买了一件黄色带暗花的衬衣,寄到济南送给我,并附了一封来信,对我说,她觉得这件衣服比较适合我的风格,穿上一定很好看。的确,我很喜欢那件衬衣,至今仍保留着。
命运交响曲
海迪是一个意志力非常顽强的人。从五岁起患病高位截瘫,多次实施大手术,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连续几天的采访,每次见她,无论她的身体状况如何,总能见到她的笑脸,听到她的笑声,精神状态特别好。她说,她不愿把痛苦和不愉快的事情带给别人。海迪曾对我说,她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晚上睡觉后,第二天不知能不能醒来。因此她要珍惜每一天。我感到,海迪一直在与命运抗争,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靠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获得了研究生学位。她身患残疾,不但没有给社会带来负担,还用她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感染、激励了无数青年人。
上世纪80 年代初,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张海迪奋发向上,百折不挠,不向命运屈服,积极奉献社会的精神是当时的青年人最需要的,时代呼唤这样的典型,青年一代需要这样的典型。张海迪能够走到今天是一种必然。
海迪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是,人翅膀折断了,心仍要飞翔。
好朋友,好姐妹
第一次采访海迪,我从学习、工作、生活等不同的侧面为海迪拍摄了大量照片,并以玲玲开拓的路为题在 1982年第5 期的《山东画报》上作了摄影专题报道。由于这些照片是反映海迪的最早的影像资料,当海迪的事迹在全国宣传以后,这些照片被全国各大媒体、宣传橱窗广泛采用。特别是两个儿童推着海迪轮椅的那幅照片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显要位置刊登。据我社领导回忆,当年,在全国新闻学会新闻摄影评选中,时任全国新闻学会主席的蒋齐生指着报纸上的这张照片发出感慨:如果这张照片参赛,一定能获本届新闻摄影评选特等奖。遗憾的是当年我未送交作品参评。
28年前对张海迪的那次采访使我终生难忘。在我心里,海迪是一位好朋友、好姐妹。多少年来,在各自的生活旅途中,我们互相勉励,互相关心。当然更多的是她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前不久,我当选了山东省女摄影家协会主席,海迪得知后,让工作人员送来了60朵粉红色含苞待放的鲜花及亲笔信,鼓励我今后要拍出更多的好作品。她说:无论在哪里,我依然会和你一起努力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从事摄影记者工作32 年,采访了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让我感动,给我印象最深、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海迪。
广大土深 的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