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输灰系统PLC控制—采用OMRON C系列P型机 PLC论文(一)

陈永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眉山620020)
【摘要】本文介绍火力发电厂输灰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控制要求,仓泵正压气力输送技术开始在国内的运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内电厂粉煤灰气力输送技术的发展。气力输送系统的输送距离、输送浓度、系统出力和设备的制造工艺及自动化水平得到加强和提高。对于仓泵的输灰控制采用OMRON公司的C200H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火力发电厂的输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对仓泵得进料,进气,排气,出料等过程的计算机控制。本文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由该装置所构成的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其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关键词】C200H可编程序控制器发电厂输灰系统控制
锅炉除灰系统由两台三电场除尘器、十二台电动锁气器、两台饲料机、两台斜槽风机、四台仓泵、三台空压机、一个灰库及连接管路组成。
火力发电厂输灰流程:电除尘器灰斗→锁气器→斜槽→饲料机→仓泵→灰库→灰场,从除尘器灰斗至灰库部分具体输灰程序为:首先在仓泵泵体内无压力的情况下,打开进料阀和放气阀(有仓泵导电除尘器灰斗,以保证仓泵内空气的排放)、启动锁气器,把电除灰尘灰斗内的灰料经锁气器斜槽→饲料机→进料阀送入仓泵内,当泵内的灰料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停止锁气器运转,关闭进料、放气器两阀,打开出料阀,再开进风阀,利用压缩空气将泵内的灰料通过输灰管道至灰塔。然后再进行料放气,周而复始,完成将电除尘器分离出的灰送至灰库塔的任务。该系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常运行时能确保锅炉燃煤烧后产生的输灰及时的输送出去。
在仓泵输灰控制过程中有大量连锁及闭锁。如:①在仓泵体仍有余压得情况下就只能开放气阀降压而禁止开进料阀,进料和放气两阀未完全关闭时则禁止打开进风阀,以防止返灰;②在灰管压力较允许值高时则闭锁打开出料阀和进风阀,以防灰管堵塞或堵塞故障变大;③在空气母管压力较低时闭锁打开进风阀,防止堵管;④在进风阀未完全关闭时,闭锁大开放气阀和进料阀;⑤当仓泵内的灰料高度已达到预定位置、同侧的另一台仓泵不再出料状态且空气母管压力已达到规定值时,连锁打开出料计进风阀进行出料;当空气母管压力降到规定值后,连锁关闭进风、出料阀,停止出料;另外还者有阀门故障检测系统,当一阀门从全关位置到全开位置或从全开位置到全关位置的动作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值时,则发出声报警信号,提醒运行人员,该阀门已卡,应立即进行处理。
1 仓泵除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除灰系统是利用压缩空气将干灰沿除灰管道输送至灰库或中转仓,输送空气压力较高,输送距离较长。进料阀由锥阀,连杆和活塞开关等部分组成,当活塞缺的活塞被气压推至上部时,连杆带动摇臂杆使锥阀落下,进料阀开启;反之,当活塞开关的活塞处于下部时,靠活塞开关内的弹簧的压力把锥阀推至上方,并与橡胶圈压紧,此时进料阀处于关闭状态。
进气阀是由阀上的上下气流压力差与弹簧之间平衡作用维持一定的开度让一定量的压缩空气进去缺体,使缺体内物料气化后,借缸体与管道的压差,将气化的物料送至输送管道。
仓泵工作时,按下启动按钮,系统投入运行,排气阀打开,通过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延时时间到,进料阀打开,进料此时也是通过一个时间继电器来计量何时料满:料满延时时间到,就关闭放气阀与进料阀。此时生产应转入下一过程,当仓泵压力达到一个给定值时,仓泵就应进行出料的生产过程。此时进气阀与出料阀都打开,出料延时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出料完,及出料延时时间到,关进气阀与出料阀,生产自动切换到进料过程,开放气阀,然后开进料阀,如此循环往复的进行生产。
2电厂目前仓泵除灰系统状况
某火力发电厂号机组的输灰控制系统由于设计及设备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该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仓泵没有料位计
该系统原来配置的料位计(电容式料位计)可靠性较差,不能准确的测量出仓泵内料位,故当时在调试是就由时间继电器来代替料位计,使运行人员再不十分清楚的情况当前仓泵内的灰料量的情况下,简单的根据时间来操作,从而因操作失误,控制失灵等经常造成系统堵管,泄漏的问题,影响生产。
2.2仓泵控制系统设计不合理
原来设计的控制系统是由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构成的,即继电器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在运行时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继电器经常因周围环境中较多灰尘而接触不良,从而是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其次因控制柜,操纵台内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电缆,电线非常多,也造成了设备的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维护费用高等问题。
2.3电除尘器灰斗料位设计选型不合理
不利于节能降耗,原来电除尘器灰斗装置设备的料位计为堵转式料位计并只供监视用,而且基本上都不能正常运行,无法提供有效信号,这就造成岗位操作人员在不了解的情况(灰斗真实料位的情况),只能凭感觉,凭经验操作,以至于出现灰斗已经基本无料,而操作人员却开动设备出料的情况,从而所气器,饲料机及仓泵的设备底效率运转,对设备及能源造成极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