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两篇说课稿
[教学目标]
1.领悟"美"的内涵,体味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哲理.
2.学习散文寓情于景和运用对比增强表达效果的写法.
3.初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寓情于景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2.难点:领悟文中蕴藏的深刻哲理.
[教学设想]
1.教学程序:导入―诵读―赏析―质疑―讨论―拓展.
2.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质疑,讨论和比较鉴赏法.
3.辅助手段: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
4,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讨论什么是"美"
三.赏析《世间最美的坟墓》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课文,并请学生动笔勾画出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的语句.
3.讨论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问题一:文中几处写到托尔斯墓的环境和形状 (三处)
问题二:托尔斯泰墓有何特点 (逼人的朴素)
问题三:这样的坟墓为什么是世间最美的 (里面埋葬着伟大的人物托尔斯泰)
4.介绍托尔斯泰
5.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一段中托尔斯泰的遗愿.
6.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人们瞻仰托尔斯泰墓的语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7.鉴赏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①课文第二段中有一个句子对墓地景物进行了动态描写,请找出来.这个景物描写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②课文最后,作者将托尔斯泰墓与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进行对比,这样写有何作用
8.文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赏析《冬天之美》
1.作者简介
2.学生齐读全文.
3.赏析,讨论下列问题:
①"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统摄全文,是文眼)
②第1段的内容从什么角度说明"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对比的角度."我"与富翁们对比,城市与乡村对比)
③让学生把第2段中描写景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乡村冬天之美.问:乡村冬天的景物有何特点 (静谧,温馨,艳丽,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课文结尾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反问.表达了作者厌恶污浊的城市生活,向往农村田园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与开头相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
二.两篇散文比较鉴赏
相同点:
1.两文都写到了"美",都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都蕴藏了深刻的哲理.
2.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3.两文都短小精悍,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不同点:
1.表现美的角度不同:《世间最美的坟墓》写的是人文景观,《冬天之美》写的是田园风光.
2.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世间最美的坟墓》表达的是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基调是深沉,醇厚的;《冬天之美》抒发的是作者厌恶城市生活,向往田园风光的思想感情,基调是亮丽,温馨的.
3.蕴含的哲理不同:《世间最美的坟墓》――最平凡的也是最伟大的,最朴素的也是最华丽的.《冬天之美》――最美的景色不在城市而在乡村.
三.拓展阅读
1.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村》.
2.法国作家雨果的《悼念乔治•桑》.
《外国散文两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处理
《外国散文两篇》选自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自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我觉得这两篇外国散文情感丰富,文质精美,艺术性很强,适合引导学生精读.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单元教学要点,从"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层面上去让学生自读,是不能充分发挥这两篇美文的熏陶作用的.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我把本课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学,安排2课时完成.
二.说教学目标
本着"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我在备课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领悟"美"的内涵,体味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哲理.
2.学习散文寓情于景和运用对比增强表达效果的写法.
3.初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其中,目标1属情感目标,目标2,3属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我认为,制定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本课,我力图贯彻"四主三性"的教学思想,"四主"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创新为主旨;"三性"就是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我力争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让学生诵读全文,品味文中写景精美,情感浓烈的语句;对于重点句段,我让学生质疑,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创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我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机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如两篇散文的比较鉴赏),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世间最美的坟墓》,《冬天之美》,都提到了"美".教学本课,我就把探讨什么是"美"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领悟"美"的内涵,然后,再通过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范读,更有学生的诵读,在诵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师生的共同质疑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鉴赏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两篇散文读完后,我还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两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加以比较,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最后,我又出示了两篇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在学生读课文前先介绍作者茨威格,接着再介绍托尔斯泰.我想,把对托尔斯泰的介绍放到读了课文之后,学生对坟墓的"朴素"和"美"有了感知时再进行,效果可能会更好.
五.说辅助课件
教学本课时,我用Powerpoint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能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限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声,色,像中受到课文情境的感染,还是十分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