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讲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 加强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明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特别是探索执政规律的历史,理解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明晰其具体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党的认识和了解,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教学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三大领导方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 例举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
1、政治领导
(1)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党的纲领、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
(2)实现:依靠法律实现,依法行政
(3)目的: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思想领导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全党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其懂得党的纲领和路线,懂得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并自觉地贯彻执行。
3、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以成功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者的关系
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我党的两大历史性变化
第一、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到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第二、从受外部封锁和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政党到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政党
(2)包括:2个水平、5个能力
2个水平: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5个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3)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4)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6)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1)突出思想建设
①意义: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
②要求:
第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第二、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第一、根本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第二、
把党的基层组织 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三、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1)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根本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4、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1)原因
地位: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作用:对人民民主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要求:
第一、建立和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第二、
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课堂思考1、党的建设四个方面的联系
(1)目标:建设成为经受得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目的: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指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四者是一个统一整体,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课堂思考2、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区别:内容不同:三方面领导与四方面建设
目标不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经受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对象不同:国家、社会生活与党自身
联系:加强党的建设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针对练习:
1、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政治核心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其政治领导体现在( A )
A、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企业的贯彻起保证监督作用
B、在企业干部管理上起把关作用
C、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起领导作用
D、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指挥作用
“近20年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陆续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及时适应执政环境的变化,积极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白钢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式不断进行自我调试,更好地面对挑战,正是一个政党成熟的表现,是她走向政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根据材料回答2―3题2、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陆续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及时适应执政环境的变化,积极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从哲学角度将主要是(A)A、 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和相互联系的B、 没有看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C、 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不可持续性D、 看到了客观物质世界相对静止的一面3、材料主要说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C)A、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 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C、 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课题D、 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走上执政地位,执政者面对的第一道题目,就是“为谁执政、靠谁执政”这一执政理念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的惟一正确答案。有了正确的理念,就会有正确的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执政理念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发动机和方向盘,为执政能力建设的其他方面提供价值取向和行动力量。据此回答4―6题: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哲学基础是(A)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B、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物质决定意识D、实践决定认识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政治学角度说,也体现了(B)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B、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D、执政就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有了正确的理念,就会有正确的行为”这表明(D)A、 意识决定物质B、 意识比物质更重要C、 认识决定实践D、 正确地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7、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说。“执政有个性,更有共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当然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但同时,也不能不学习和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其他政党活动共同遵循的规律,也就是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 此话主要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A)A 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是对立统一的B 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一切从实际出发8、中央党校一位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几年来,中央党校、中联部关于国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研究成果颇多,相关的书籍成批出版,“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这主要体现了:(A)A、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在研究结合中国实际的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B、 我们要全面地引进国外的政党执政方式C、 这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表现D、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执政模式都应该趋于一致9、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为什么说:“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腐败现象损害党群关系,若不克服,就会使党失去人心,党的事业就会失败。(3)党要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
10、材料: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更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
请问:
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应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1)在思想建设上,应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2)在组织建设上,应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3)在作风建设上,应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1、材料:60年前的一段对话,近来被多次援引。1945年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在同毛泽东谈话时提到“兴亡周期律”,大意是中国历朝历代总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希望中共能够找到摆脱怪圈的新路径。 毛泽东当时没有犹豫:“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告诉《了望东方周刊》:“这次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是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集中展示和显著提升,是在积累既有成就及经验的基础上,满怀信心地展望将来,又一次跳出周期律的重大努力。”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中共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都被视作增强执政能力的努力。而在政治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作为政改应有之意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冀望获得根本性的提升。(1)怎样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为什么我党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当前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参考答案;(1)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12、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1)从哲学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2)从政治角度分析为何我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3)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我党应该怎样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参考答案:(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具有不可抗拒性。但这不是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恰恰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党才能科学预见未来,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从而提高执政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因此,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党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3)①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④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⑤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