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想摆脱思路枯竭、头脑空空的烦恼,就一定要有意识的、自觉的在生活中寻找并捕捉到"动情点"。所谓的"动情点"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事、物。
怎样才能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动情点"的慧眼呢?
首先可以通过研读范文来提炼典型情景。所谓范文,可以是课内的经典名篇,也可以是课外自己喜欢的美文。通过研读范文,可以提炼出一些典型的生活情景,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借鉴。
其次要勤于用思,注意提升自己的敏锐意识。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自己心灵震动的瞬间,并及时将这种情感的火花记录下来。很多人并不缺少"动情"的体验,只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忽略了它们,让它们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滑走。比如一次温馨的晚餐,你还能描述当时的氛围吗?和父母的一次冲突,你还记得起原因吗?有心人应该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不会文思枯竭了。
另外,还要关注细节,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动情点"不只是一些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
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
1。精心剪裁,巧设高潮,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决定着全文的高潮,牵动着全文的结构,所以在写作运思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来使情感厚重感人;也可以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加集中、动人。例如《父亲的布底鞋》讲述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小故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作者在安排全文结构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围绕"布底鞋"这一线索,采取倒叙思路,先交代父亲是"大人物",却"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然后再追述原因,讲明父亲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很穷,虽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学校,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是全村人凑出学费帮他完成的学业,而当时家里同样困难的四奶奶送来的就是这样一双布底鞋,把村里人在生活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帮助父亲完成学业这一"动情点",在高潮中自然而然地推出,最后才点出"人不能光活自己"的主题。这样处理,不仅在文章开头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脉络清晰,主旨明确,饱含深意。
2。集中渲染,画龙点睛,凸显"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例如施冠祯同学的《瞬间》一文:
那年的腊八,老天隐隐地皱着眉,没有留给太阳一点空隙。
饭后,母亲去盛腊八粥,她端了一碗走到已经拿起包要去上班的父亲面前,抬起头微笑着看着父亲的眼。父亲放下包,会意地接过碗喝了一口,然后露出孩子般甜甜的笑。母亲拿起父亲的包送父亲出了门。
雪花悠悠地降下来,停在父亲已经开始苍白的发梢上。母亲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快步回来,拿起放在门厅的伞又急步追了过去。
母亲赶上了父亲,撑起伞遮住了父亲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父亲停下步子回过头,一丝稍纵即逝的惊讶幻化成双眼清澈的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是深邃的湖,浸过千年岁月久久地沉淀成柔和的凝视。
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就像被轻轻揉过的软纸,留下一片片细小的褶皱。
这篇文章以"瞬间"为题,仿佛只是抓住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然而所写的内容却突破时间阈限,刻画出两人深沉而默契的感情世界。
3。细化情景,虚实相生,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只是一个触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里涌动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景的真实情感。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仍以上文为例,作者在渲染"动情点"时,穿插了关于"我"的内心描写,这样既可以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弥补直接描写的不足,细化了故事发生的情景,而且虚实相生,彰显了父母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浪漫而真实的情感,为文章增添了一层浓重的底色与生活气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情点"就蕴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要你能够捕捉到它,用心去写,自然就可以抒写出人生的真性情。文章动人,亦有路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