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难"显出教育短板 期待职业规划课

  高中为何不开"职业规划课"

  现在大学专业多达五六百种。粗略估计,一个考生面对将近100种的专业选择。

  记者咨询青岛一些高中,没有一所针对"解决择业难"设置了相关课程。

  青岛三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高中阶段主要是学习,职业规划课程可以考虑,但学习还是重点。即使对自己的兴趣、专业再明确,成绩达不到,也只是"好高骛远"。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高中生,他们的观点显然与这位老师不同。

  今年的高考生费聪说:"因为平时没有渠道,所以即使想做规划,也是想想就算了。"

  另一位今年的考生王子雄说:"老师们都以大学生活如何美好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同学们都想赶快体验大学美好的生活,以至于学什么无所谓,如果有课程指导,那么选专业肯定靠谱得多。"

  国外经验能否借鉴

  在中国海洋大学盛红教授看来,专业选择需要生活阅历的扩大和对社会的理解,"像美国,学校课程相对轻松,学生有机会去参与社会活动,比如打工、社区服务等。通过这些实践,孩子们对社会的理解有一个雏形,才能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

  据了解,美国在学生八年级时,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英国从九年级开始;日本从初一开始一直进行到高三。

  记者巧遇美国游客Abraham,他介绍,在美国,高中阶段会设置职业规划课程和体验课程,以此增进学生对于一些职业的直接了解,当时他还体验了汽车修理课程。高中还有相关的顾问,通过开设课程和分析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来帮助学生找到最感兴趣的专业,指导学生如何申请大学和奖学金,如何选课、安排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中学开始做种种尝试,以补上教育"短板"。据三中的老师介绍,学校这两年引入了测评系统,同学们可以根据测评结果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对职业规划课程有所了解的格兰德中学张老师说,职业规划课程担负着指引学生未来之路的重任,因此课程的设置要慎之又慎,不能流于形式。"我看到某市的职业规划课程是老师发一本手册,里面是涉及性格、职业匹配度的测试,学生做了测试,断定自己是一个某某类型的人才,这个判断似乎有些草率。我希望职业规划课能够从多角度、深入地分析和引导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