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导学案

环节
PPT截图
微课脚本
设计意图

激趣

导入

我们国家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相当于25个多日本,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国家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通过我国与日本面积的比较,形象突出我国的疆域辽阔,明确国家设立行政区划、进行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喜欢在网上购物,那么商家如何才能把货物准确送到你的家中呢?这就需要家长按要求准确填写出收件人的具体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快递邮寄物品还是大有学问的,它反映了我国采用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之外,国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从网络购物地址的填写引入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

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

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如何记忆和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和名称呢?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口诀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

内重台海福吉安,

还有港澳好河山。

(1)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北省(武汉)、湖南省(长沙)、广东省(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河南省(郑州)、河北省(石家庄)、山东省(济南)、山西省(太原)。(括号内是该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

(2)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江苏省(南京)、浙江省(杭州)、江西省(南昌)、黑龙江省(哈尔滨)、x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辽宁省(沈阳)、青海省(西宁)、陕西省(西安)、甘肃省(兰州)。

(3)云贵西四北上天:

云南省(昆明)、贵州省(贵阳)、x藏自治区(拉萨)、四川省(成都)、北京市(北京)、上海市(上海)、天津市(天津)。

(4)内重台海福吉安: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重庆市(重庆)、台湾省(台北)、海南省(海口)、福建省(福州)、吉林省(长春)、安徽省(合肥)。

(5)还有港澳好河山: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

2.沿重要线路记忆

(1)沿海岸线:共有14个省级行政区域。

(2)沿国界线:共有9个省级行政区域。

(3)沿黄河干流:共有9个省级行政区域。

(4)沿长江干流:共有11个省级行政区域。

3.联想记忆

例如,x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轮廓像牛头,黑龙江省的轮廓像天鹅,云南省的轮廓像孔雀,广东省的轮廓像大象头,陕西省的轮廓像跪俑,湖南省、江西省的轮廓像兄妹头像等。

4.以一省为中心,记忆相邻省区

例如,与山东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个省级行政区域,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由于涉及的名称较多,学生记忆起来难度较大,且感觉很枯燥。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灵活、快速、高效掌握本节知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都有简称。对于简称的记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其简称的由来分别记忆

(1)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作简称,如京、津、内蒙古等。

(2)用主要河流名或山名作简称,如闽(福建有闽江)、湘(湖南有湘江)、皖(安徽有皖山)等。

(3)用省级行政区域的历史名称作简称,如“鲁”是山东省的简称,春秋时期的鲁国在现在山东省内;“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古为冀州地等。

(4)有两个简称的,如四川省(川或蜀)、云南省(云或滇)、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贵州省(贵或黔)、上海市(沪或申)等。

2.利用简称“三字经”来记忆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3.联系生活实际记忆

如上海的沪剧、山西的晋剧、河南的豫剧等地方戏剧;湖南的湘绣、江苏的苏绣等传统工艺品;广东的粤语、福建的闽南语等地方方言等。

4.利用成语帮助记忆

如秦晋之好、得陇望蜀、朝秦暮楚、黔驴技穷等。
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光靠单纯的背诵是不能牢固掌握的。通过设计多种记忆方法,可以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让学生发现很多有趣的地理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小结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同学们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提示与方法,灵活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好,这节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系统总结微课内容,提出建议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