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颇多,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名大三学生。
他来自乐山农村,没从父母手中拿一分钱,如今是西南财大一网站运营总监、温江某家教辅导中心总裁、电子科大一奶茶店老板、西南财大附近一打印复印数码店大股东……
他就是西南财大企业管理系大三学生舒川。
业务众多本人却很轻松
手握6家店铺和公司,舒川也说不清楚一个月有多少收入,"有些是单纯领工资的,有些有股份年终有分红,有些项目有工资也有提成,反正我的学费生活费,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有时还补贴家里一点"。
学校要上课,6家店铺和公司要管理,舒川却一点都不忙,有很多时间上网休闲锻炼身体,"做生意关键要用对人,如果没有特别大的事情,我一个月才巡视一次店铺,主要是检查账目、调整发展方向,日常组织工作基本不用操心。"店铺的负责人有些是舒川的朋友,有些是他提拔的员工,个 个都能独当一面。近两年来,舒川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本人反而更轻松了。
"借钱"开店朋友佩服
在朋友们眼里,舒川开了6家店不叫本事,用别人的钱开自己的店才是真本事。
舒川的老家在乐山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钱作为他的启动资金,舒川开店的钱全都是自己"借"来的。
几个月前开奶茶店时,舒川只有几千元钱,刚够租用铺面的押金。租下铺面后,舒川写了详尽策划书,包括铺面的位置、经营项目、潜在顾客、比较优势、盈利模式等。拿着这份策划书,舒川开始满校园寻找"风险投资家"。
不到一周,舒川的策划书和奶茶店40%的股权就打动了几名"手有余钱"的同学,奶茶店开起来了。最近,舒川又计划在西南财大校园内开店,依旧准备利用风险投资,具体经营项目舒川不愿透露,"这是商业机密,说出来就被别人抢先了。"
吕超是舒川的朋友,在他眼里,舒川仿佛生来就有商人天赋,"他的策划书总是能换钱,要多少就能换多少,他眼光又准,明明不赚钱的店铺,被他换个项目马上财源滚滚。"
第一桶金来自大二时候卖台灯
虽然身兼6个老板,但舒川的经商经历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
大二上学期时,舒川发现,每年开学许多新生都需要购置台灯、棉被、脸盆等日用品,而学校周边卖的日用品品种单一价格昂贵,学生特别渴望有价廉物美的东西出售。天生对商机敏感的舒川,立即意识到赚钱的机会来了。
他先以100元、200元为单位,向同学朋友借了3000元,组成了启动资金,然后聘请了几位"很会砍价看货"的女同学,去荷花池进了一批货,开始在校园里摆地摊,主要物品是台灯。那一批台灯,为他攒下了四五千元,成了他全部的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