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产值过亿的企业,最后连电费都交不起。
电力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义乌利达拉链至今仍欠费超过13.9万元。电力局不得不采取停电措施。
这家明星企业有着一连串的荣誉,如义乌市最具竞争力企业、义乌市专利示范企业,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拉链十大知名品牌于一身,品牌知名度位居拉链行业世界前十,年产值在3年前就达到2亿多元。
如今,偌大的厂区人去楼空,办公区一片狼藉,唯一忙碌的是几个来搬运东西的人,他们在法院几天前的拍卖中,成为一些机器设备的新主人。
一年前的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拉开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
明星企业垮了
连续的会议下来,吴琴英感到身心疲惫,这几乎是她人生47年来遇到的最大困难,她甚至都不敢去想结果。
作为利达拉链的董事长,由她签字的两个文件至今仍贴在工厂车间里,落款日期为8月8日。这是她签署的最后文件。
一个是任命令,她把成品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合并成一个车间,任命了新的车间主任。另一个是处罚公告,原先的一车间主任被免职,处罚3500元钱,理由是带头鼓动部分员工思想消极怠慢闹事,造成车间先后几次停产。
而一线职工也有充足的理由表达他们的不满:有的人已4个月没领到薪水了。
所幸的是,工人们最后全额拿到了工钱。
义乌北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骆小俊上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抚工人,解决工资问题。
企业把一部分成品、半成品及原料进行拍卖,所得的120多万元,付清了160多个员工的工资。车间里的部分设备也被法院查封,等待下一步清算。
谁都无法相信,利达拉链会走到这一步,即使是和吴琴英相熟超过15年的老朋友。要知道,上周二,这个企业还有订单在生产。
她当年在义乌多风光啊,义乌第一辆奔驰500就是她买的。这位人士回忆说,10多年前,这车的价格超过200万元。
即使是现在,吴琴英依然相信自己的企业是优秀的。昨天下午,她给记者发来短信,称公司放假,没有别的(问题)。
义乌的另类老板
如果时间倒退回去,10年前,吴琴英开始筹划成立利达拉链,准备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办,注册资金是3000万美元。再倒退10年,新婚不久的吴琴英和丈夫,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搞起了物流,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她看上去具备了足够精明的商业眼光。随着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竞争已相当激烈,她必须毫不犹豫地选择新的产业。
10年前,义乌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不过吴琴英却发现这里的企业生产的普遍是低端产品。于是,她想办一家鹤立鸡群的企业。
从一开始,利达拉链就注重品牌建设,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吴琴英也表现出对产品技术的迷恋,不断引进各类技术人才,花重金投入产品的研发。
我从不会去跟技术人才讨价还价个人待遇问题。吴琴英有一次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有个故事一直被当地媒体作为典型在报道,说吴琴英曾为引进一个高级技术总监,每周至少给对方打3次电话,坚持了两年,终于打动对方加盟利达拉链。据报道,利达拉链有25项国家技术专利,在国内拉链行业里数一数二。
除了技术,吴琴英对管理也十分重视,渴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常去报名参加一些培训班。
义乌老板中,她像个异类。当年被她拉去杭州听EMBA课程的朋友说,她很喜欢这样的学习,虽然她只有高中学历。
2006年企业编制了《企业文化手册》,员工人手一本。一年后,吴琴英开始实施5S管理,当时义乌很多老板连5S(指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制度,源于日本,被称为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都没听说过。
资金链缘何断裂
城堡往往最先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利达拉链。
银行贷款缩减,企业投入增加,这两年资金一直紧张。一位和吴琴英过从甚密的老板说,一定的民间借贷也让吴压力重重。我们现在看到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2004、2005年有一笔贷款,本来按照企业的发展,逐年偿还问题不大,去年金融危机可能造成还贷吃紧。义乌北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骆小俊说。
另一位在当地从事汽修行业的老板说,吴琴英这两年把丈夫经营的利达汽修厂也卖掉了,那个汽修厂经营状况还行。显然,卖掉仍在盈利的利达汽修厂是为了获得现金。
利达拉链有75亩工业用地,这在土地紧张的义乌显得很阔气。吴琴英说过,投资1.5亿的利达新工业园,将在2008年投入使用。不过直到今天,利达拉链仍然是租用工业园区的厂房,而新工业园已停建。
一些人分析,吴琴英的贷款用于当年购买工业园和2006年开始的建设。毕竟新厂区建成后,固定资产增加,能从银行贷到更多的钱。
但现在的问题是,还没等厂区建好,利达拉链脆弱的资金链就亮起了红灯。
转型升级的难题
吴琴英的困境在一些研究者眼里,也是浙江民企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难题。
民营企业的金融环境依然不乐观。台州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周霖说。周霖长期研究民企发展,是台州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周霖的观点是,当民企转型升级时,对外部的生存环境会要求更高。浙江民企过分依赖民间借贷,也反映出正常的融资渠道依然不通畅。
一些民企老板抱怨,当企业发展稍有不顺,银行便千方百计想着收回贷款。在去年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时期,义乌一家媒体曾撰文呼吁银行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当企业在转型升级时,或者注重科技含量时,往往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做支撑,当经济繁荣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经营自身造血来维持,一旦遇到经济低谷,企业效益下降时,这些先走一步的企业往往比落后企业更脆弱。周霖说。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注重科技和管理的利达拉链现在遇到困境,表明民企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充满风险的。
企业转型升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杨轶清举例说,萧山的浙江华欣控股集团,改变印染工艺工序,节省了成本,短短两年就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一味的高科技、高资金密集型,并不适合所有的浙江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