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赢在中国参赛选手的建议

  给《赢在中国》参赛选手们的建议

  周六从早晨九点到下午五点,应总制片人王利芬女士的邀请协助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栏目面试了三十位创业者。《赢在中国》是一档以美国真人秀《学徒》为基础模式的大型创业真人秀节目,最后获胜的前五名创业者将获得500万到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

  一天下来,深为选手们的创业激情所打动,也为《赢在中国》能够发掘出这么多有潜力的创业者感到高兴。好话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更想针对我在面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给参赛的选手们(也包括其他正在创业的朋友们)提几点建议。

  1. 要有一个创业的理由。

  我问有些选手为什么要创业,有不只一个选手告诉我:看到了《赢在中国》的相关报道,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对不起,《赢在中国》可能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但它不是一个特别充分的理由。创业是从内心里渴望去成就一件事,是想起这件事来就兴奋得睡不着觉,是好容易睡着了一睁眼马上又想起这件事。创业不能是看到一个电视栏目的宣传片然后觉得我也应该试一把没准能赢得一笔创业基金。这种心态有点像企业随便编个项目去获取政府的各种行政拨款或专项基金。

  2. 要有一个创业的态度。

  很多参赛选手还没有从现有的公司辞职,你问他打算什么时候辞职,他会告诉你“如果我这次赢得了创业基金就辞职”。在有创业想法的朋友当中,这种骑驴找马的心态相当普遍。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不同,我并不是鼓励所有的人都鲁莽草率地去打碎自己手里的饭碗去创业,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但是去创业的人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力。如果连你自己都没有勇气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丢掉一份工作,投资方凭什么去为一个没有表现出足够决心和信心的人丢下数以百万、千万计的资金?

  3. 要能一句话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我们遇到了不止一个选手,你问他要做什么,他永远先给你一些豁大豁大的产业判断或者“三万英尺上”的空泛总结。譬如,他本来要做可能就是发展连锁宠物店,但他上来却要先说“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有爱心的人群会越来越多…”或者“我们想在宠物和宠物爱好者之间搭建一个全方位的平台” 。更有甚者,我看到一份三十多页的商业计划书,从头到尾充满了诸如“一个信念两个基本点三个增长点四个核心竞争力”这样花里胡哨的总结,却唯独不见那句我最关心的那句“我们是一家…的公司”的基本定位。拜托各位,永远不要假设投资人的智商一定有多高―街上随便拉出一个张三李四,他听不懂的投资人也未必能听得懂。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最朴实的语言在半分钟内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要做的是一件什么事以及我们如何从这件事中获得收入。实在点,直接点,利落点,谢谢。

  4. 要能一句话说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融资。

  创业可以是任何事,但不是所有的事都适合去融资。譬如咨询、设计等,原则上每一单生意都应该是赚钱的,而且除了人力以外前期应该没有太多的投入,所以就很难合理地回答“为什么需要融资”这个问题。

  5. 要做同自己有关系的事。

  有的选手做了10年的IT突然想转行去做健康产业。不是说健康产业没有前途,也不是说不可以转行,但是我们在拐大弯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我以前的经历对我做这件事有哪些帮助?能做成这件事的人为什么是我而不是那些对这个行业更有经验更有感觉的人?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平均来说在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寻找创业的机会成功的几率会稍微高一点。

  6. 要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做同自己有关系的事。

  在有一些选手转行转得有些突兀的同时,有更多选手的创业想法其实就是另立门户做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且不说这中间在职业道德方面是否经得住拷问,就事情本身而言,如果你在业务模式上没有新的想法新的突破,你又凭什么去同自己现在供职的企业去头碰头地竞争?所以,“我能用新的模式把我现在做的事做得更好”是投资商喜欢听的,“我现在做的事我自己出来也能做”听起来怎么都像你只是希望不再给别人打工,而“没有人性”的投资商们是不在意你是否继续要给别人打工的。

  最后,祝所有的参赛选手健康快乐事业有成,也祝即将成为下一轮“108将”的选手们在后面的比赛中有更出色的发挥。请记住,你们不是为了参加《赢在中国》这档节目而去编织一个梦想,而是为了放飞一个梦想而来参加这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