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树湘:豆奶里嗅出“金矿”(一)

  人物档案

  姓名:谭树湘 出生:1952年 籍贯:湖南新化

  职务:武汉嘟嘟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树湘期望,铮亮的专利豆浆机开启二次创业的明亮天空。记者张?摄

  记者汪健…………

从谭树湘身上,能明显看到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生意人的痕迹――胆大、家族群体出击。他仿佛练就了嗅“金矿”的能力,然后迅速行动,掘到第一桶金,之后又迅速找到另一个金矿。

做投资,他很少以什么商业理论作依据。去年,他花80万元从别人手上买来一个豆浆机的专利技术,又花数百万元发展加盟连锁。可谁会想到,到买专利时他竟连个中原理都没弄清。可是,没有足够的理性做支撑,并不影响20多年来,他凭一种商业直觉一路走来,而且越做越大。

  商场偷师赚得第一桶金

1985年,谭树湘从机械厂辞职下海,不久开始单干。那时,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下海的人只要找到门道,多数能赚钱,谭树湘逛商场找到了致富之门。

那时住房紧张,人多房小,为省地方,流行用钢制折叠桌椅。做机械加工出身的谭树湘,在商场把这些桌椅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觉得生产工艺并不复杂,“有台冲压、铆合机器,我也能做出来。”

可能这就是第一代生意人跟常人的区别,别人想想就算了,他还真干了起来。兄弟几个你一万我五千地帮谭树湘凑出了个家具厂。谭树湘设计出第一批产品――折叠椅,其实就是把商场的椅子买回来一拆,各部件尺寸描成图纸,再分派人照样采购回来一冲压、铆合机器,一把折叠椅就算做成了。

商品短缺的年代,东西好卖。谭树湘拎着自己的椅子到国营商场推销时,对方爽快同意他进场销售。然后推销到第二家、第三家商场……谭树湘很快赚得第一桶金。道听途说催生养蟹大户

三年后,折叠家具热退烧,此时又兴起吃甲鱼。谭树湘便想转行,但考察途中,他打听到上海螃蟹更俏,一斤能赚上百元,他又想改做螃蟹生意了。

凭着这点道听途说的消息,谭树湘真的赶到上海考察市场了。通过做螃蟹生意的湖北老乡,他了解到,上海蟹是国内最好的蟹种。最好的养殖方式是,在蟹产卵时收蟹幼体,在崇明岛上包块地挖成鱼塘就地养成蟹苗,空运回湖北,在湖泊养成成蟹,再空运到上海销售。这样成活率高,又能降低成本。但所需资金及涉及环节很多,不是一般人做得起的。

谭树湘跑回武汉游说几个做生意的兄弟也跟他一起转行。几个人分头行动,留在湖北这边的负责找鱼塘,他则负责在上海收幼蟹养成蟹苗。

从没做过农活的谭树湘第一次尝到被太阳烤“焦”的滋味,但这跟交易时的风险比起来,真算不了什么。谭树湘把手捧成个碗状说道:“就这一把幼蟹就值几千元!一斤幼蟹得一万多元,进货时稍有不慎,这钱就打了水漂。”

因上海蟹有名,总有人把劣质幼蟹混杂在好蟹苗里卖,如果是外行很容易上当。初入行的谭树湘不敢马虎,除在鱼塘照料蟹苗外,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泡在水产市场,跟老蟹贩们套近乎或是请他们吃个饭,饭局上有机会就向人讨教点经验。时间长了,人家看他心挺诚的,就时不时教他如何练眼力,如何养殖。

谭树湘在最初包下的40亩鱼塘里投下了第一批幼蟹。时至今日,谭树湘还记得那时的心情:“那不是投蟹苗,是把自己一家人的命运投进鱼塘。”

幸好蟹苗空运回武汉后,存活得都不错。当年10月,螃蟹陆续上市,大家将成蟹运回上海。螃蟹头次上市时,几个人半夜12点开始赶集抢摊位,卖到清晨6点,所有的货销售一空。收摊后,清点收入,10万元!

第一年养蟹成功,大家又将赚的钱全部投进来包水面扩产。石首、梁子湖、仙桃等地的湖面都留下他们的身影,高峰时曾包下近10万亩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