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不再热衷青睐海归创业者(一)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创投融资接洽会上,不少海外学子带着项目信心满满而来,想要找到投资人或合作伙伴,甚至是出售自己的专利。记者看到,整个会场内外,他们忙不停地与投资人交换名片,希望能让自己的项目吸引到投资人的关注。不过,有投资人直言:“老牌的基金早就不投海归了,尤其是那种高薪大公司回来的海归。 ”此言一出,不免给在场的海归们泼了一盆冷水。

是投资人不青睐海归创业者了吗?其实不然。在他们看来,海归创业者有优势也有劣势,要想获得投资人和市场的认可,“接地气”不可少。

投资人谨慎投“海归”

自中国政府2008年底颁布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引才计划“千人计划”以来,兴起了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的创业高潮。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回国的海归只有5万人,2011年,归国留学人员达到33.97万人。归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推动了国内在新经济、新技术、互联网、IT、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也给传统产业注入了活力。

曾几何时,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很多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包括百度李彦宏、优酷古永锵等在内,一度受到风投们的追捧。如今,天变了。随着创业投资在国内的持续升温和投资机构数量的增多,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创业方面的绝对优势已经逐渐丧失。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2年中,3200多名海归创办企业2100多家,拥有4700多项专利,但其中很多并没有成功。

融资难,成了横亘在海归创业者面前的关隘。据《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海归创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个人存款。超过50%的海归创业的主要资本都来自个人存款;超过七成的海归创业资本中包含个人存款。

为何投资人对创业的海归越来越谨慎?“目前国内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网易、腾讯、阿里巴巴、新浪,都是本土的草根创立的。”在浙商创投高级投资经理李军华看来,投资界对海归的信心降低,是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海归创业者项目的不断覆灭,尤其是在亿唐烧光了投资人5000万美元的融资并以失败告终之后,投行对于海归创业者的热情就冷静了下来。

资料显示,1999年,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唐海松创建亿唐公司,并很快搭起了一个由5个哈佛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的“梦幻团队”。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他从两家著名美国投资商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融资,但这个坐拥亿万风投、哈佛MBA团队、“明黄色一代”等诸多概念光环的亿唐,却在长达七年的时间内,屡次与各种商机失之交臂,最终以失败告终。

“1999年的5000万美元相当多了,这个事件的影响力可比24券的倒闭要大得多。 ”李军华说,也差不多从那个时候开始,“海归”这个身份就基本上无法为创业者加分。李军华说,24券的CEO杜一楠之所以能拿到投资,更多的是因为做的团购项目是一种在美国被印证过的大获成功的产品模式,恰好又赶上了互联网的投资狂潮。占据了天时,投资者看中他的产品一点也不奇怪。

对于杜一楠的失败,李军华觉得一方面是整个团购行业造成的,另一方面还是杜一楠自身的问题:一下子从几十个人的团队扩张到四五千人,这种花钱的方法令人匪夷所思。李军华认为:“草根创业者相比起来更爱惜投资人的钱。 ”他举了一个例子:马云最初拿到的一笔500万美元融资,一两年内都没有花掉多少。如果他也像杜一楠那样一年就把这500万美元烧光,就不会有后来的阿里巴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