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回收与再利用,实现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化循环
绿色包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经济活动行为原则,使包装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近年来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等方面都不断取得进展,并逐步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
包装废弃物法规因地而异,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鼓励少用原材料。在包装设计上应尽量使用同一材料、可分离可共存的材料并趋向于使用结构简单、容易循环再生的材料;
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从而呈现包装薄膜轻量化发展趋势,其关键技术是采用具有超韧性、能加工较薄且较易加工的新型原料如双峰位高分子HDPE、茂金属催化剂的聚烯烃以及优秀的阻隔性包材等。国内塑料软包装业在减少废弃物污染方面已取得了许多进步,随着国内有关环保法规的逐步落实今后仍将取得更大的进 步。例如使用可热封拉伸薄膜加罩光油则显著减少材料的用量,在冷饮冰淇淋包装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通过采用高强度的茂金属聚烯烃而成功地减少了整个包装薄膜的厚度,过度化包装也正在逐步减少;共挤出复合技术和设备应用也越来越普及,解决了精确控制各层膜厚度的问题,价贵的阻隔层厚度可以控制得很薄,保鲜性能却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
我国积极发展绿色包装
在杭州建立的亚洲包装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世界性包装产业中心,这个中心的建设是实现我国从‘世界包装大国’向‘世界包装强国’跨越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和环保包装,努力把亚洲包装中心建设成世界包装产业中心,使之成为我国包装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器’和新型包装产业的‘孵化器’”,对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开发绿色包装材料
出口商品的包装材料只有符合进口国的规定,才能被准许输入该进口国,否则进口国海关将不放行。许多国家以法规形式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材料进行限制或进行强制性监督和管理。为此,我国针对包装绿色化做了许多工作。
一是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包装容器或标签上所使用的颜料、染料、油漆等应采用不含重金属的原料,作为接合材料的粘剂,除应不含毒性或有毒成份外,还应在分离时易于分解。二是尽可能使用循环再生材料。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可循环再生材料多是再生纸,以废纸回收后制成的再生纸箱、模制纸浆、峰浆纸板和纸管等。三是积极开发植物包装材料。植物基本上可以延续不息地重产繁殖,而且大量使用植物一般不会对环境、生态平衡和资源的维护造成危害,受到国际包装市场青睐。四是选用单一包装材料。这样不必使用特殊工具即可将材料解体,还可以节省回收与分离时间,避免使用粘合方法而导致回收、分离的困难。
在环境标志方面向国际靠拢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规定对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从而使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被排除在国际贸易之外。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产品种类较少,远不能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只有顺应这一国际潮流,采用积极有效的手段迎头赶上,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外贸利益。在典型引路的同时,普及这项标准体系。此外还应及早研究国际环境标准,可以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与该国际标准有关的国内配套法规亦应尽早制定。
包装设计方面要突出环保内涵
设计者必须调查国际市场对环保包装的具体要求,例如出口国有关环保包装的法规,消费者环保消费观念的深度、绿色组织活动、环保包装发展趋势等,以便在包装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外在包装设计中还应考虑突出环保营销的标志,这种标志不同于环境标志,可由制造商、供应商或批发商自行设计,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上有特定的环境品质以取得消费者的好感,达到扩大营销的目的。
在目前发展的基础上,专业人士对我国包装业研究和开发“绿色包装”还提出了以下的一些意见:
首先,要加快技术创新,研制包装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这也是开发“绿色包装”的关键。例如,如今粮食大量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强度高、成本低、耐腐蚀,但含少量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包装玉米等原粮尚可接受,而包装大米、面粉等直接入口的粮食则令人担忧。而且塑料编织袋透气性差,粮食易变质,不宜长时间贮存,加之又是一次性使用,增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因而,粮食包装必须开发更加科学的新包装材料取代塑料编织袋。
其次,要研究开发多样化的“绿色包装”。一提起“绿色包装”,我国厂家往往在材料的取向上偏重于容易处理的纸质材料,但其实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纸包装并非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绿色包装”,因为造纸业对环境污染较重,而且纸虽可回收,但每次回收制成的再生纸却会降低纸的质量等级,它在此方面的性能不如铝箔能够实现完全回收。而现在广泛使用的塑料,其包装功能暂不能被其它材料所替代,只要攻克不可降解的技术难关,也许就能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绿色材料。因此“绿色包装”不仅只是指纸张,还包括可降解的塑料、铝包装。
三是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高起点开展认证工作。许多发达国家在环保包装方面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以立法形式规定啤酒、软性饮料和矿泉水必须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制定强制包装再循环或利用的法律。我国于1998年颁布了《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废弃物的处理,但要缩小与国际社会标准之间的差距,这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