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师德故事征文:追寻“大师”足迹  品味教育人生

时间:2021-11-30 22:07:12 征文演讲

师德故事征文:追寻“大师”足迹 品味教育人生

我们学校有位“大师”,他就是从教23年的孙登竹老师。走在校园里,无论校长、主任、老师遇到他都会亲切的叫一声“孙大师”,“大师”称呼从何而来?缘于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XX年的暑假,因为学校获得了“xx省名小学”称号,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蒋主任到访学校,在与部分教师座谈时一开始就问孙登竹老师:“请谈谈你是怎样从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成长为“大师”的?”这一句话把孙老师问得面红耳赤、不知所措,随后蒋主任谈开了,说:“最近我在《小学教学设计》上读到你写的《刍议〈静夜思〉中的“床”》,你引经据典解释了这里的“床”不是“睡床”而是“井床”即“井栏”,也就是说诗人李白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的庭院中看到“井栏”上洒下的月光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二十多年前,我在做老师时也发现“床前明月光”不好解释,但没有深究。我相信今后教材中会改用你的这一解释。大家要向孙老师学习,要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会后,“大师”这一称呼全校皆知。

“大师”不是徒有虚名,“大师”具有深厚的学养。在23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孙老师教过XX年语文、XX年数学、担任班主任工作XX年。多年来孙老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教学实绩突出、教研成果丰硕。教语文时曾在全镇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阅读〈阅读〉真的快乐》发表于《教育通讯》;教数学时曾获xx区35周岁以上小学数学教师学养大赛二等奖,《数学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发表于《教育报》;《浅谈“中等生”教育的转化》发表于《师范教研》。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孙老师善于学习、潜于研究,有二十多篇论文、经验总结在省、市级发表、获奖。他是XX年“文教网”建立之初的首批“教育博客”。

“大师”任劳任怨、工作勤奋、业绩突出。孙老师90年毕业分配至我校先教数学,再教语文,现在又教数学,工作几经变动,只要学校人事安排有困难,孙老师都能服从大局、毫无怨言并及时介入新的工作。04至XX年,由于学校教研工作的需要,孙老师主持教科室工作。他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成功策划主持举办了五届“与新课程同行”赛课活动,得到了xx区教研室主任魏斌、夏晨的支持和肯定。其间,他还参与了省级课题“构建智能课堂实践研究”的申报、实践研究、结题等工作,特别是数学子课题《追求灵动课堂 培养智慧学生》更是让他颇费心力。这期间他还利用寒暑假出访、查阅资料完成了xx区教育局要求编撰学校校史的工作,使塘湾学校的几度变迁有了一条清晰可见的历史传承。XX年以来,他分管初级段教学教研工作,主持开展多种活动,成绩显著。XX年初级段被xx市总工会授予“五一文明班组”称号,要知道全市被授予这一称号的200家单位中教育口仅有4个,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他还兼任学校工会副主席,每当教职工生病住院、家中喜事、白事,他都能及时到场送去校方的关心、祝贺、和抚慰。

“大师”宽厚为人,乐于提携后进。作为学校教研人员,他始终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心头。他指导培养了一批人:孙xx老师XX年获市级小学数学赛课一等奖,现以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周xx老师多次赛课获奖,实绩突出,师德高尚,XX年被评为xx市教育系统“十佳党员”;马xx老师小数市级赛课二等奖,区级“教坛新秀”;孙xx老师市级思品赛课二等奖,校级“教坛新秀”……

读书,是“大师”的嗜好。每晚不读书就睡不着觉,可谓“无书不成眠”!下棋,是他的爱好。他曾获得塘湾镇“国庆五十周年象棋大赛”第一名,他是我校“乡村少年宫”象棋班指导老师。

“大师”为人谦和,幽默风趣。他身上有一种气场,他到那里,那里便是笑声一片!人家称他“大师”,他总会学着钱学森的语气说:“我不是大师,我不是泰斗,我只想成为一个良师!”是啊,做一名良师,不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吗?

寻访“大师”足迹,每一步是那样坚实又是那样的平凡,每一天是那样的充实又是那样的丰盈!用“大师”的话说: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有了不平庸的教育人生才能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