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时间:2021-01-16 21:16:47 日记500字

篇一:《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

时间:2010-4-2022:09:40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作者:郭晶丽阅读645

党课第五小组的我们,一行13人,一大早就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

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依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8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旧址为一座西式两层楼房,因红墙红瓦,武汉人俗称

“红楼”。我想它更深刻的是象征着红色的革命吧。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

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

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次日他们在此组建中华民国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

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

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

声赢得了全国的响应,260余年的清朝政府顿时土崩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告终。

武昌起义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

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

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即在此建立了革命军政府,颁发公告,宣布废除封

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并电通全国,号召各省起义。1981年10月被辟为纪念馆,珍藏大

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

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

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

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厚

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场景恢弘,陈设典雅。该馆基本陈列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

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其中有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

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等珍品。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

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1981年在辛亥革命七十周

年纪念之际建成,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

1995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江泽民

总书记亲笔题写了匾名;1997年,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该馆已经正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

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

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

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参观,我们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

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

命感和责任感。

参观结束后,我顾不上休息,立即写下此次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这些认识和

感想。目前中国飞速发展,我们都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万分自豪。同时,面对中国目前的天

灾:西南大旱、青海地震等等,作为大学生,我们除了更加努力地学习,还要尽一份自己的

力量,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我们这些所作所为与辛亥革命的先烈们相比,实在微不足{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道,但是先烈们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相信我们会做的越来越好的!

妖妖de梦想2008-11-2905:35:45211.158.44.*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到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

义纪念馆。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两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

“红楼”。“红楼”的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地,绿树掩映,芳草遍地,它们的“绿”把纪念馆的

红墙红瓦衬托的格外醒目。看到眼前保存的如此完好的辛亥革命遗址,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

放了下来。

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了解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

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

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有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鄂军都督府复原陈列、孙中山先生和黄

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1997年,该馆被团中央评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

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

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

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

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参观,同学们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

亥革命这段流芳百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深刻认识到作为

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观结束后,我思绪万千。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了解,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

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祖国的和平安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身为

当代大学生,未来国家建设生力军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艰

苦奋斗,对工作精益求精,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应深刻体会胡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认识到身为炎黄子孙的无上光荣以及肩负的责任。

此次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我主要产生了以下三点感想:

第一,辛亥革命纪念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

座里程碑。“红楼”是无数忠贞志士的集结地,在这里孙中山先生领导湖北地区的革命人士

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后来又在这里组建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

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一举结束了中国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那以后,“红楼”便

成了人们的向往之地方、奋发之起点、拓展之源泉。被誉为“民国之门”。{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第二,辛亥革命纪念馆在展现中国革命史,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该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

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

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机关单位职员乃至海外华

侨来到这里参观。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总是能使参观者的心灵

受到震撼,认识到辛亥革命的艰辛,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三,辛亥革命纪念馆周边虽高楼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楼之风貌。它宏伟壮观,装饰

典雅,让人们留连忘返:它的宏伟显示了民国时期建筑工艺之高超;它的壮观,体现了当时

人民的聪明才智。光阴似箭,近百年已经过去,“红楼”却仍旧英名长存、璀璨至今,可见

“红楼”所代表的英勇无畏、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爱国爱民的精神不倒。“红楼”经过时

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激励有志之士发扬传统精

神,不怕吃苦、奋斗不息,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作者:赵婧加入时间:2006-9-6上午09:15:41点击数:3503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撰稿人:外国

语学院05级5班赵婧

“踏访辛亥遗址铭记流芳历史”,在火热的八月,我有幸参加了由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暑假社会实践服务队组织的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早在活动开展之

前,团总支的老师们就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求我们慎重考虑此行调研的重点,嘱咐我

们一定要好好的了解和感受湖北这片热土。经过慎重考虑,结合当前国家号召广大青少年树

立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明确提出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道德观

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把参观革命圣地作为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经过调研,我们了

解到辛亥革命九十五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而武汉正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综合上述因素,我{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们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

到达武汉的时候是在中午,一下火车,热浪扑面袭来,虽然炎热的天气让我们多少难以适应,

但气候上的差异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武汉这座大都市的激情与动感。当我们驱车从火车站

进入市区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及汹涌的人海。眼前的景

象,更让我们被这座城市的现代和发达所折服,不由自主的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感受、去认

识这片热土,迫不及待的想要揭开属于她的神秘面纱。

经过一夜的短暂休整,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驱车赶往此行的目的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纪念馆。一路上,我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将要参观革命胜地的兴奋与激动,又有一丝难以

言喻的担忧——在这座高楼林立、物质世界高度发达的城市里,小小的纪念馆遗址能被妥善

保存下来吗?就算遗址尚存,那它在每个人的心中又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呢?

怀着矛盾的心理,我们到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

的两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红楼”。该楼设计新颖,做工精湛,秉承了

西欧建筑风格的精髓。“红楼”的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地,绿树掩映,芳草遍地,它们的“绿”

把纪念馆的红墙红瓦衬托的格外醒目。看到眼前保存bd,要的是中国强大崛起的身影!

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是的,历史的革命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但是我心里明白,属于我的“革命”尚未结束,作为当代中国的新新人类,我必须勇往直前,心怀理想,为自己开创出光明的一片天,为身边的人、为自己的祖国,发出那即使渺小也重要的光芒。

篇六:《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呼入服务处宋文静)

本周四下午,单位组织第三党支部部分成员集体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地方,但这一次参观后,我对它的认识有了加深,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的精神再次给予深深的敬意!

据该馆专业讲解员的介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靠近黄鹤楼与蛇山,又因为旧址主楼呈现出的是红墙红瓦的景致,我们大家都俗称它为'武昌红楼'.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湖北革命党人蓄势起义,为天下先,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260余年的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随之终结。1961年,武昌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维护,这里成为了武汉市、周边城市,甚至全国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受到无数人民的敬仰与关注。该纪念馆内主要有两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两个基本陈列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专题展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览》和《湖北咨询局史迹陈列》。

虽然旧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物质生活非常简陋,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武装需要,但是革命前辈们却时刻不忘历史使命与革新的紧迫性,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志同道合战友们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这一伟大的起义。由此可见,物质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坚定,富足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与灵魂充满能量,让我们的行为具有无穷的爆发力!它指导着我们的步伐,向着前方不断前进!

站在伟大领导人孙中山的铜像前,回头看一眼'红楼',有种沧海桑田之感,讲解员那仿佛身临其境的介绍让我似乎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不畏炮火,只希望将革命旗帜插上高台的雄壮身影。岁月匆匆,光阴流逝,辛亥革命起义早已随着历史洪流远远流去,但革命者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党员的心中,并由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生命虽逝,精神不倒,让我们继承先辈们的优秀作风与光荣传统,为党员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不断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篇七:《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中华之兴起之第一枪

----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天空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可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场面可是热闹非凡。天空中的零星小雨挡不住人们对先辈的尊敬和思念,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凝重而又充满激情的来到了这里。当然,我们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张少远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馀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正值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10月9日共进会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孙武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受伤的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并在相邻的刘公住所内带走了刘公的弟弟刘同。湖广总督瑞澄闻得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闻讯后,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并派人给各营送信。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起义总指挥部被捕、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斩首。

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熊秉坤等人决定提早起义,并拉来队官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1911年10月10日晚间八时,程

定国发出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继而深受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影响的大部分新军共同响应。吴兆麟、熊秉坤率起义部队攻打湖广总督府,在南湖炮队的炮击下,起义军在次日黎明前,占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逃走。

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谘议局大楼会议厅,新军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蔡济民召集会议,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除革命党人吴醒汉、徐达明等十馀人外,还邀请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副议长张囯溶以及议员,还有旧军官吴兆麟参加。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晚上成立谋略处。在谋略处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公布军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10月12日,革命党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光复汉阳;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辛亥革命硝烟散尽,武昌起义也已纯然一个历史名词,这段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应该被人记取。年表、大事记,梳理出一条历史脉络;点缀于城乡的辛亥革命遗址,见证着当年的历史;辛亥革命人物像让人一睹辛亥时期人物的真容;纪念建筑则纪录着后人对前贤的尊敬和缅怀。历史记录、遗像、遗址、纪念设施,吸引着我们去了解、寻访、追怀,完成体认辛亥革命的心路历程。

而我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时时刻刻不忘先人的努力和奋斗!他们把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90年代出生的我们,生长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们感受到她的青春活力,发展壮大。生活在这个年代,我们是幸运而又幸福的,我们可以来到我们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追求我们的理想;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再不用像父辈们那样艰辛;祖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挺起胸膛面对世界。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举世注目的成就让我们深感自豪,但我们更加认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名大学生预备党员,我们有义务关心祖国的发展,我们要肩负起为和谐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责任,不怕吃苦,勇挑重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八:《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

12月7日一大早,我们党课第三小组的全体成员就从黎元洪墓出发,前往与这墓主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竖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并由宋庆龄亲笔题写横幅“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领完票后,我们一行人就兴致勃勃的前往馆内参观,去感悟这“中华第一枪”的爱国情怀。

纪念馆用于展览的面积为3500㎡,保留有《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基本陈列。《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布置于都督府旧址一二层,通过实物、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诞生地的历史风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于旧址院内西配楼,展品丰富,全景式地再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馆内的贵宾题词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如,台湾地区“立法委员”、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胡秋原题写“首义文献,湖北之荣,斑斑热血,永励后昆”;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题写“楚天茫茫涵正气,长江浩浩育英豪”;原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政委成仿吾题写“创业艰难忆昔贤,登临凭吊想当年,惟希万代后来者,远胜从前开路砖”;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艰辛历史到于今,祖国欣欣正向荣,七十年来思往事,毋忘革命有先行”;台湾地区“立法委员”、蒋介石之孙蒋孝严题写“缅怀历史,放眼未来”等等。一句句话压在心头,我深深的感到革命的艰难与先辈们的不易。那一声枪响,推翻了帝制,把“天子”拉下马,埋葬了统治中国人民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那一声枪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那一声枪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正是这一声枪响,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正是这一声枪响,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正是这一声枪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可由于其局限性,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建立政权后三个月,便被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夺。辛亥革命的失败,比它的胜利更使人惊心动魄。因为,在当时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这样震动亚洲和世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了推翻千年专制和建立共和国的伟大胜利,确实曾使人们一度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救中国。然而,严酷的事实是,辛亥革命确实失败了,而且失败得迅速而彻底,连孙中山本人也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辛亥革命带给人们的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之间,反差太强烈了,它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的思考。这种情形,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人们开始发觉辛亥

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它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走资本主义道路已经不符合中国国情,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于是,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曙光。

但作为后辈,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曙光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在黑暗中艰难前行!是他们屹立的身躯,托起了我们今日所见的来之不易的光明!

篇九:《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3月24日我和同学一大早就起来了,为的是去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武汉待了大半年,却很少出学校在武汉各处逛逛,特别武昌是作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方,有许多值得参观的革命圣地。所以今天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是怀着一种激动和期待的心情的。

乘公交车大概半小时我们抵达阅马场,很快便看到了“红楼”矗立。走近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一种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大门两端插着的鄂军都督府的军旗,它迎风飘扬,由鲜红的颜色和紧密围绕着的十八只五角星组成,叫做十八星旗。查过资料后得知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庄严肃穆。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依托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馆名。

进入馆内我和同学依次参观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多个展厅,置身其中仿佛那个时代的历史场景再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革命志士们正在为了心中的理想进行着一项伟大的事业。除此之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近代中国债券收藏展,这个展览展出了清政府由于政治腐败,经济上的贪婪,加上西方列强的强取豪夺使得清末民初的中国财政步履维艰社会建设只得举借外债并且进展缓慢,甚至为了偿还战争赔款不惜忍受高息与利权的丧失

大肆发行各种债券,展厅很大,各类债券摆满了展柜。看到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所受的侵略与耻辱,内心有一股热血在喷涌,说不出来的滋味。这也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救国英雄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观看完军政府旧址,我和同学接着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

通过这次对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也产生了高度的共鸣,穿梭于各个展厅之间让我真切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的沉重感,这是以前在书本上很难体会得到的。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

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

历史属于过去,但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仅不能忘记历史,更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永记革命志士所流传下来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精神更好的发扬下去。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牢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应该从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他们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不顾一切的积极探索的精神。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

篇十:《近代史作业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有感

摘要: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的一声枪响,为统治中国的腐朽的清王朝敲响了丧钟,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中华民族迎来了民主的曙光。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中华民族,责任,担当。

青天白日旗开,奋起三合会党来。总督衙门攻击猛,精英尽瘁济时才。——佚名

时光已渐渐远去,历史的硝烟也渐渐散尽。中国人们为了中华的光明前程,都在不断地探索者,不断地尝试着,进行着一次次的革命。在中国的历史上,统治者的更替都是一个朝代接替者另外一个朝代。一次次的革命也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变更着。但有一次革命去不是这样,那便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帝制,尝试着去建立一个新的政体——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推到了中国上下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尽管后来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遭袁世凯的窃取,民主共和体质遭北洋军阀不同程度的破坏,但都不能颠覆众望所归的民主共和体制,辛亥革命可以成为新时代的先驱,它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的一声枪响,为统治中国的腐朽的清王朝敲响了丧钟,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中华民族迎来了民主的曙光。

来到武大上大学已经有半年多了,我早已想去辛亥革命纪念馆看看了,2014年4月5日,清明节放假,趁着这难得的假期,我便去纪念馆参观了参观,参观后颇有感触,在此记录一下。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展览由此开始,通

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厅和五个展厅参观,常常被声光电结合的陈列方式、精彩新鲜创意十足的技术和艺术亮点所震撼,“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将永远铭记。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文物与场景并重,运用陈列展示技术和艺术语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陈列中,可见大量的微缩景观,让人感觉仿佛进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惊叹的是多媒体呈现首义之夜之场景,让参观者看到“起义士兵”的走动,听到他们在“干大事”之前的窃窃私语。还有用沙盘再现的旧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体展现首义之战全过程。让人感觉一脚踏入沉重的历史。归纳起来,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共有几大看点,下略为大家表述一二。

首先,对我印象最深,震撼最大的是那十二个不平等条约,一步入第一展厅,那两面条约墙向我的头顶压过来,看着那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那些当时中国让出来的巨大的国家利益,条约墙的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帝国主义国家们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完全无视中国主权,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苦苦求生,我在展厅中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晚清时局,感受到了清政府的无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接着向后走一段之后,我看到了那同盟会的誓词,同盟会的誓词写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字字苍劲有力,简短精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