𡿦

𡿦
拼音 []
总笔画6画
简体部首巛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巛部
五笔RIU 仓颉OOO
郑码ZDAA
结构左中右
叠字
统一码21FE6
笔顺ノノノ丶丶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𡿦字UNICODE编码U+21FE6,10进制: 139238,UTF-32: 00021FE6,UTF-8: F0 A1 BF A6。

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𡿦

𡿦【寅集中】【巛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玉篇》古文坤字。《廣雅》柔也,順也。《後漢·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𡿦,乾𡿦有文,故上衣𤣥,下裳黃。《北史·魏文帝紀》太和三年,𡿦德六合殿成。

说文解字

坤【卷十三】【土部】

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苦昆切〖注〗巛、𡘩,古文。

说文解字注

(坤)地也。易之卦也。象傳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卦傳曰。坤、順也。按伏羲取天地之德爲卦。名曰乾坤。从土申。會意。苦昆切。十三部。土位在申也。此說从申之意也。說卦傳曰。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坤正在申位。自倉頡造字已然。後儒乃臆造乾南去坤北爲伏羲先天之學。說卦傳所定之位爲文王後天之學。甚矣人之好怪也。或問伏羲畫八卦。卽有乾坤震巽等名與不。曰有之。伏羲三奇謂之乾。三耦謂之坤。而未有乾字坤字。傳至於倉頡乃後有其字。坤?特造之。乾震坎離艮兌以音義相同之字爲之。故文字之始作也。有義而後有音。有音而後有形。音必先乎形。名之曰乾坤者、伏羲也。字之者、倉頡也。畫卦者、造字之先聲也。是以不得云三卽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