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
拼音 [hóng] 注音ㄏㄨㄥˊ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魚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QOAG 仓颉NFM
郑码RBI 四角213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9B5F
笔顺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óng(ㄏㄨㄥˊ)

⒈  〔魟鱼〕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软骨无鳞,胸鳍发达,如蝶展翅,尾呈鞭状,有毒刺。生活在海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统一码

魟字UNICODE编码U+9B5F,10进制: 39775,UTF-32: 00009B5F,UTF-8: E9 AD 9F。

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𫚉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hóng

〈名〉

鱼名 [stingray;ray],泛指属于魟科(Dasyatidae)及其他有关科的许多种,在其鞭形的尾的基部旁边有一根或数根带倒钩的又大又尖的背棘,能重创敌人,有时它们能长得很大,其中有些种类对牡蛎危害很大

黄魟鱼,色黄无鳞,头尖,身似大檞叶,口在颔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常用词组

魟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魟

魟【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𠀤音公。䰸或作魟。䱑魟,江蟲,形似蟹,可食。

《集韻》古雙切,音江。義同。

《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𠀤音洪。白魚。《類篇》白魟,魚名。一曰魚肥。○按《酉陽雜俎》:黃魟魚,色黃無鱗頭尖,身似槲葉,口在頷下,眼後有耳,竅通於腦,尾長一尺,末三刺甚毒。據此說,魟有黃白二種,《類篇》特舉白者言之耳。

《廣韻》呼東切《集韻》呼公切,𠀤音烘。河魚似𪔀。《六書故》海魚,無鱗,狀如蝙蝠,大者如車輪。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