饆
拼音 [bì] 注音ㄅ一ˋ
总笔画18画
简体部首飠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食部
仓颉OIWTJ
郑码OXEB 四角86754
结构左右
统一码9946
笔顺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⒈  〔饆饠(luó)〕古代的一种夹馅面饼,如“韩约能作樱桃饆饆,其色不变。”

统一码

饆字UNICODE编码U+9946,10进制: 39238,UTF-32: 00009946,UTF-8: E9 A5 86。

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𪍪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饆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饆

饆【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玉篇》饆饠,餠屬。用麫爲之,中有餡。《資暇集》蕃中畢氏羅氏好食此味,因名畢羅。後人加食旁,爲饆饠。◎按酉陽雜俎,有人夢入畢羅店,及醒,店子曰:郞君與客食畢羅二斤,何不計直而去。卽饆饠也。《集韻》或作𪍪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