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
拼音 [jū] 注音ㄐㄨ
繁体 总笔画12画
简体部首钅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QNNK 仓颉OPSSR
郑码PXYJ 四角87727
结构左右 电码3767
区位7924
统一码9514
笔顺ノ一一一フフ一ノ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锔(鋦)jū(ㄐㄨ)

⒈  用铜铁等制成的两头有钩可以连合器物裂缝的东西,称“锔子”

⒉  用锔子连合破裂的器物:锔碗。锔锅。锔缸。

统一码

锔字UNICODE编码U+9514,10进制: 38164,UTF-32: 00009514,UTF-8: E9 94 94。

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锔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𨦴𨧙𨨠

汉英互译

curium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名〉

锔子 [cramp],通常为铁制的,两端弯成鸠尾形用以将块状物(如石块或木块)固定在一起的器物

词性变化

〈动〉

(1) 用锔子修理 [mend crockery with cramp]。如:锔碗

(2) 另见

常用词组

锔碗儿的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锔

鋦【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𨦴《廣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𠀤音輂。《玉篇》以鐵縛物。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