铔
拼音 [yā] [yà] 注音一ㄚ 一ㄚˋ
繁体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钅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QGOG 仓颉OPMTC
郑码PAKU 四角81712
结构左右 电码9472
统一码94D4
笔顺ノ一一一フ一丨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铔(錏)yā(一ㄚ)

⒈  〔铔鍜〕保护颈项的铠甲,如“明光钿甲照铔铔”。

⒉  (錏)

统一码

铔字UNICODE编码U+94D4,10进制: 38100,UTF-32: 000094D4,UTF-8: E9 93 94。

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𨨙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铔

錏【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烏牙切《集韻》於加切,𠀤音雅。《說文》錏鍜,頸鎧也。或作鐚。

《集韻》衣駕切,音亞。柔剛鐵也。

说文解字

錏【卷十四】【金部】

錏鍜,頸鎧也。从金亞聲。烏牙切

说文解字注

(錏)錏鍜、逗。曡韵字也。頸鎧也。漢㓝法志。三屬之甲。蘇林曰。三屬者、兜鍪也。盆領也。髀褌也。按盆疑當作益。益領卽錏鍜。許?部曰。兜鍪、首鎧也。冃部曰。冑、兜鍪也。此云錏鍜、頸鎧也。則與蘇說三屬同矣。从金。亞聲。烏牙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