鍸
拼音 [hú] 注音ㄏㄨˊ
总笔画17画
简体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金部
五笔QDEG 仓颉CJRB
郑码PEJQ 四角87120
结构左右
统一码9378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丨丨フ一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ú(ㄏㄨˊ)

⒈  古同“瑚”,古代宗庙里盛黍稷的礼器。

统一码

鍸字UNICODE编码U+9378,10进制: 37752,UTF-32: 00009378,UTF-8: E9 8D B8。

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鍸

鍸【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洪孤切,音胡。黍稷器,夏曰鍸、商曰璉、周曰簠、簋。或作鈷。通作瑚。

與糊同。《揚子·法言》珍膳寧鍸。《註》寧鍸,糊其口也。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鍸

鍸【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洪孤切,音胡。黍稷器,夏曰鍸、商曰璉、周曰簠、簋。或作鈷。通作瑚。

與糊同。《揚子·法言》珍膳寧鍸。《註》寧鍸,糊其口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