郔
拼音 [yán] 注音一ㄢˊ
总笔画8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邑部
仓颉NMNL
郑码MIYY 四角17427
结构左右 电码9324
统一码90D4
笔顺ノ丨一フフ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án(一ㄢˊ)

⒈  古地名(a.中国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b.中国春秋时楚地,在今河南省项城县境)。

统一码

郔字UNICODE编码U+90D4,10进制: 37076,UTF-32: 000090D4,UTF-8: E9 83 94。

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郔

郔【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然切《集韻》《正韻》夷然切,𠀤音延。《說文》鄭北地。《左傳·宣三年》晉侯伐鄭,及郔。

楚地。《左傳·宣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

说文解字

郔【卷六】【邑部】

鄭地。从邑延聲。以然切

说文解字注

(郔)鄭地。左傳宣三年。晉矦伐鄭及郔。杜曰。郔、鄭地。釋文。郔、音延。宋淳化本及明人補刻石經作延皆誤字也。又宣十二年。楚子北。師次于郔。實一地也。若隱元年。大叔收貳以爲己邑。至於廩延。當別是一地。字不從邑。从邑。延聲。以然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