邫
拼音 [bāng] 注音ㄅㄤ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邑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DTKC 仓颉QJRAU
郑码CIJY 四角56017
结构左右
统一码90AB
笔顺一一一ノ丨フ一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āng(ㄅㄤ)

⒈  古同“邦”。

统一码

邫字UNICODE编码U+90AB,10进制: 37035,UTF-32: 000090AB,UTF-8: E9 82 AB。

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邫

邫【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補》古文邦字。《洞靈經》有邫國者,謂其有人衆也。餘詳本畫。

说文解字

邦【卷六】【邑部】

國也。从邑丰聲。𤰫,古文。博江切〖注〗邫、𨚚,古文邦。

说文解字注

(邦)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矦。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从邑。丰聲。博江切。九部。

𤰫)古文。從㞢田。之適也。所謂往卽乃封。古文封字亦從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