裚
拼音 [jì] 注音ㄐ一ˋ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衣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RRYE 仓颉QLYHV
郑码DPSR 四角52732
结构上下
统一码88DA
笔顺一丨一ノノ一丨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ì(ㄐ一ˋ)

⒈  断:“裚领而刎颈者不绝。”

统一码

裚字UNICODE编码U+88DA,10进制: 35034,UTF-32: 000088DA,UTF-8: E8 A3 9A。

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裚

裚【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子計切,音霽。《類篇》斷也。《管子·大匡篇》朝之爭祿相刺,裚領而刎頸者不絕。《註》裚謂掣斷之也。

《篇海》斷衣也。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裚

裚【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子計切,音霽。《類篇》斷也。《管子·大匡篇》朝之爭祿相刺,裚領而刎頸者不絕。《註》裚謂掣斷之也。

《篇海》斷衣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