蛅
拼音 [zhān] 注音ㄓㄢ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JHKG 仓颉LIYR
郑码IIJ 四角51160
结构左右
统一码86C5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丨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ān(ㄓㄢ)

⒈  〔蛅蟖()〕a.一种毛虫,背毛蜇人,如“蛅蛅处处树上有之,牡丹上尤多。入药惟取榴棘上房内有蛹者。”b.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均亦作“蛅蛅”。

统一码

蛅字UNICODE编码U+86C5,10进制: 34501,UTF-32: 000086C5,UTF-8: E8 9B 85。

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蛅

蛅【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汝鹽切《集韻》如占切,𠀤音髥。《爾雅·釋蟲》蟔,蛅蟖。《註》蛓屬也,今靑州人呼蛓爲蛅蟖。孫叔然云八角螫蟲,失之。《本草》雀瓮,一名蛅蟖房,一名𧒮舍,一名紅姑娘。陶弘景曰:蛅蟖,蚝蟲也,在石榴樹上,其背毛螫人。

《集韻》之廉切,音占。義同。

说文解字

蛅【卷十三】【虫部】

蛅斯,墨也。从虫占聲。職廉切

说文解字注

(蛅)蛅斯、逗。墨也。釋蟲云。䘃、蛅蟴。郭云。蛓屬。按許蛓下云。毛蟲也。此乃食木葉之蟲。非木中之蠹。其卵育自藏之殻曰雀甕。宜與蛓篆類列。从虫。占聲。職廉切。古音在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