藳
拼音 [gǎo] 注音ㄍㄠˇ
总笔画18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5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YMT 仓颉TYRD
郑码ESLM 四角44904
结构上下
统一码85F3
笔顺一丨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ǎo(ㄍㄠˇ)

⒈  古同“稿”。

统一码

藳字UNICODE编码U+85F3,10进制: 34291,UTF-32: 000085F3,UTF-8: E8 97 B3。

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藳

稾【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老切,音杲。《玉篇》禾稈也。《韻會》禾莖爲稾,去皮爲秸。古有罪者席稾飮水。《前漢·貢禹傳》已奉穀租,又出稾稅。

文草曰稾。《史記·屈原傳》屬草稾未定。《前漢·孔光傳削草註》言已繕寫,輒削壞其稾。

地名。《前漢·地理志》眞定國稾城。

《集韻》居效切,音敎。枯禾。

居號切,音高。散也。《儀禮·旣夕》稾車載蓑笠。鄭康成讀。

说文解字

稾【卷七】【禾部】

稈也。从禾高聲。古老切

说文解字注

(稾)稈也。廣雅、左傳注皆云。秆、稾也。叚借爲矢榦之稾、屈平屬艸稾之稾。从禾。高聲。古老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