荮
拼音 [zhòu] 注音ㄓㄡˋ
繁体 总笔画9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AXFU 仓颉TVMI
郑码EZDS 四角44140
结构上下
区位6107
统一码836E
笔顺一丨丨フフ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荮(葤)zhòu(ㄓㄡˋ)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⒉  方言,用草包裹。

⒊  量词,用于草绳捆扎的器皿:一荮盘子。

统一码

荮字UNICODE编码U+836E,10进制: 33646,UTF-32: 0000836E,UTF-8: E8 8D AE。

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zhòu

〈动〉

用草包裹 [wrap up with straw]

荮,草包物也。——《集韵》

词性变化

zhòu

〈量〉

碗碟等用草绳束成一捆叫一荮。如:一荮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荮

葤【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除柳切,音紂。《玉篇》裹也。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荮

葤【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除柳切,音紂。《玉篇》裹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