荭
拼音 [hóng] 注音ㄏㄨㄥˊ
繁体 总笔画9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AXAF 仓颉TVMM
郑码EZBI 四角44112
结构上下
区位6106
统一码836D
笔顺一丨丨フフ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荭(葒)hóng(ㄏㄨㄥˊ)

⒈  〔荭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达三米,叶大,长卵形而尖,茎叶都带红色,生密毛,夏季开粉红色花,可供观赏。果黑色,可入药。亦称“红草”、“水荭”、“茏古”。

⒉  (葒)

统一码

荭字UNICODE编码U+836D,10进制: 33645,UTF-32: 0000836D,UTF-8: E8 8D AD。

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荭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hóng

〈名〉

即荭草。红蓼的别称 [prince's-feather]。一种蓼属植物( Polyonum orientale )。茎高达三米,全株有毛,叶阔卵形,花白色或淡红。供观赏,果实可入药。也叫水荭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荭

葒【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𠀤音紅。《爾雅·釋草》葒,蘢古。《本草》葒草,水葒也,與葓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荭

葒【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𠀤音紅。《爾雅·釋草》葒,蘢古。《本草》葒草,水葒也,與葓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