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
拼音 [péng] 注音ㄆㄥˊ
总笔画6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艸部
仓颉THNI
郑码EQDA 四角44217
结构上下 电码5338
统一码8283
笔顺一丨丨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éng(ㄆㄥˊ)

⒈  兽毛蓬松的样子:“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⒉  草茂盛的样子。

⒊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⒋  姓。

统一码

芃字UNICODE编码U+8283,10进制: 33411,UTF-32: 00008283,UTF-8: E8 8A 83。

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péng

〈形〉

(形声。从艸,凡声。本义:草茂密的样子) 同本义 [luxuriant]。如:芃芃(草木茂美的样子;健壮;健旺)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诗·鄘风·载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芃

芃【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𠀤音篷。《說文》草盛也。《詩·鄘風》芃芃其麥。《傳》麥芃芃然方盛長。

《詩·小雅》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傳》芃小,獸貌。《註》芃,尾長貌。

草名。《山海經》成侯之山,其草多芃。

《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𠀤音馮。義同。

《唐韻古音》讀凡,引《說文》云芃,从艸凡聲。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芃

芃【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𠀤音篷。《說文》草盛也。《詩·鄘風》芃芃其麥。《傳》麥芃芃然方盛長。

《詩·小雅》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傳》芃小,獸貌。《註》芃,尾長貌。

草名。《山海經》成侯之山,其草多芃。

《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𠀤音馮。義同。

《唐韻古音》讀凡,引《說文》云芃,从艸凡聲。

说文解字

芃【卷一】【艸部】

艸盛也。从艸凡聲。《詩》曰:“芃芃黍苗。”房戎切

说文解字注

(芃)艸盛皃。皃字依韵㑹。鄘風。芃芃其麥。毛曰。芃芃然方盛長。从艸。凡聲。房戎切。古音在七部。衞彈碑。梵梵黍稷。隷變從林。而葛洪字苑始有梵字。潔也。凡泛切。詩曰。芃芃黍苗。曹風傳曰。美皃。小雅傳曰。長大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