舓
拼音 [shì] 注音ㄕˋ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舌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TDJR 仓颉HRAPH
郑码MIRO 四角266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8213
笔顺ノ一丨丨フ一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ì(ㄕˋ)

⒈  古同“舐”。

统一码

舓字UNICODE编码U+8213,10进制: 33299,UTF-32: 00008213,UTF-8: E8 88 93。

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𦧑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舓

舓【未集下】【舌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神旨切,音士。《說文》以舌取物也。今作𦧇。或作舐𦧧

《韻會》亦作咶。《荀子·彊國篇》伏而咶天。《後漢·鄧后傳》夢及天而咶之。

作狧。《前漢·吳王濞傳》狧糠及米。

说文解字

舓【卷三】【舌部】

以舌取食也。从舌易聲。𦧇,舓或从也。神旨切文三重一

说文解字注

(舓)㠯舌取食也。从舌。易聲。神旨切。按旨當作紙。十六部。

𦧇)舓或从也。也聲古在十七部。與十六部合韵冣近。或作舐。或作狧。漢書。狧康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