綆
拼音 [gěng] 注音ㄍㄥˇ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糸部
仓颉VFMLK
郑码ZAKO 四角21946
结构左右 电码4837
统一码7D86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ěng(ㄍㄥˇ)

⒈  见“绠”。

统一码

綆字UNICODE编码U+7D86,10进制: 32134,UTF-32: 00007D86,UTF-8: E7 B6 86。

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𥿒𥾚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綆

綆【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杏切,音梗。《說文》汲井綆也。《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玉篇》亦作䋁。

《集韻》必郢切,音餠。《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綆,讀爲餠,輪箄也。

《集韻》補滿切,音䬳。義同。

说文解字

綆【卷十三】【糸部】

汲井綆也。从糸更聲。古杏切

说文解字注

(綆)汲井䌄也。汲者、引水於井也。綆者、汲水索也。何以盛水、則有缶。缶部曰𦉥、汲缾也是也。何以引缾而上、則有綆。春秋傳具綆缶是也。从糸。㪅聲。古杏切。古音在十部。讀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