箷
拼音 [shī] [yí] 注音ㄕ 一ˊ
总笔画15画
简体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TYTB 仓颉HYSD
郑码MSMY 四角88212
结构上下
统一码7BB7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一フノノ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ī(ㄕ)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统一码

箷字UNICODE编码U+7BB7,10进制: 31671,UTF-32: 00007BB7,UTF-8: E7 AE B7。

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箷

箷【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商支切,音施。竹名。

《廣韻》弋支切《集韻》常支切,𠀤音匙。衣架。《爾雅·釋器》竿謂之箷。《疏》凡以竿爲衣架者,名曰箷。

《集韻》通作䈕。

《集韻》余支切,音弛。《揚子·方言》榻前几也。趙魏之閒謂之箷。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