磈
拼音 [kuǐ] [wěi] 注音ㄎㄨㄟˇ ㄨㄟˇ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石部
五笔DRQC 仓颉MRHUI
郑码GNJ 四角16613
结构左右 电码4343
统一码78C8
笔顺一ノ丨フ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ǐ(ㄎㄨㄟˇ)

⒈  〔磈磊〕a.(石)高低不平,如“萧条疾帆流,磈磈冲波白。”b.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如“不用浇磈磈,我怀无不平。”均亦作“磈礧”。

统一码

磈字UNICODE编码U+78C8,10进制: 30920,UTF-32: 000078C8,UTF-8: E7 A3 88。

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𡸖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kuǐ

常用词组

磈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磈

磈【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𠀤於鬼切,音嵔。山名。《水經注》麗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風涼。原在磈山之隂。

神名。《山海經》西山長留山,實惟員神磈氏之宮。

《廣韻》磈硊,石山貌。

危也。

口猥切,音傀。磈礧,石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