瘜
拼音 [xī] 注音ㄒ一
总笔画15画
简体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UTHN 仓颉KHUP
郑码TNWZ 四角00136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761C
笔顺丶一ノ丶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ㄒ一)

⒈  〔瘜肉〕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统一码

瘜字UNICODE编码U+761C,10进制: 30236,UTF-32: 0000761C,UTF-8: E7 98 9C。

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𦞜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瘜

瘜【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𠀤音息。《說文》寄肉。《廣韻》惡肉。《方書》鼻肬曰瘜肉,亦謂之瘜菌,鼻通息,故从息。《聖濟總錄》咽生瘜肉,先刺破,令血出,用鹽豉和搗塗之,效。

说文解字

瘜【卷七】【疒部】

寄肉也。从疒息聲。相卽切

说文解字注

(瘜)寄肉也。肉部腥下曰。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息肉卽瘜肉。廣韵曰。惡肉。从𤕫。息聲。相卽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