疕
拼音 [bǐ] 注音ㄅ一ˇ
总笔画7画
简体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UXV 仓颉KP
郑码TRR 四角00112
结构左上包围 电码3997
统一码7595
笔顺丶一ノ丶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ǐ(ㄅ一ˇ)

⒈  头疮:“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

⒉  疮上结的痂:“痘疮湿烂不结痂疕者,干扑之良。”

⒊  头痛。

统一码

疕字UNICODE编码U+7595,10进制: 30101,UTF-32: 00007595,UTF-8: E7 96 95。

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疕

疕【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卑履切《集韻》補履切《正韻》補委切,𠀤音匕。《說文》頭瘍也。《集韻》一曰頭痛也。《周禮·天官·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註》疕,頭瘍。亦謂禿也。

《博雅》疕,痂也。《字彙補》瘡上甲。

人名。《前漢·功臣表》煇渠愼侯應疕。

《廣韻》匹鄙切《集韻》普鄙切,𠀤音噽。

《集韻》《韻會》𠀤普弭切,音庀。

《集韻》篇夷切,音批。義𠀤同。

说文解字

疕【卷七】【疒部】

頭瘍也。从疒匕聲。卑履切

说文解字注

(疕)頭瘍也。周禮醫師。凡邦之有疾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注云。庀、頭瘍。亦謂秃也。从𤕫。匕聲。卑履切。十五部。